第389部分 (第3/5頁)
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程了。最近這段時間朝政平穩,沒有風波。正是成親的好時候。
然後方應物去了書房,找父親商議婚事。但方清之聽了後。皺皺眉頭一口否決道:“先皇屍骨未寒,吾輩不可失人臣之禮。等國喪期滿一年後再議。”
方應物只得嘆口氣,這輩子究竟犯了什麼衝,結婚為何如此之難?
方清之敏銳的覺察到方應物衣冠略有不整,呵斥道:“國喪未除,為人臣子當謹守本分,豈可浪蕩無行?”
方應物不耐煩的說:“朝堂之事,看穿後只遊戲爾,父親何須在家中較真?”
方清之怒喝一聲:“你這什麼妄言亂語?”
父親大人這種心態不對啊,必須要儘快從“打江山”向“坐江山”轉變,方應物想道。又沉思片刻,便對方清之道:“兒子不想與父親大人辯解經義倫理,只請父親大人與兒子微服出行,沿街訪問。”
方清之不知道方應物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還是依照方應物要求,跟隨著從小門出府。方應物帶著父親一直走到了棋盤街一帶,這才放慢腳步。
在一個攤販那裡,方應物一口氣買了兩錢銀子的貨物。然後他與賣貨的老頭兒閒聊起來,問道:“去歲先皇駕崩,今上登基,老人家有何感受?可否為先皇哀痛,可否為今上歡欣?”
面對大客戶,老頭兒很坦誠的答道:“沒甚感受,談不上喜怒哀樂。只是大赦很好,老朽有個侄兒流刑十年,也能放回來了。”
方應物順著話說:“流刑十年,這可不短。”老頭兒便抱怨道:“時間確實太長了,若早遇大赦,他早就回來了,何至於等到今日。”
方應物打個哈哈說:“老人家想岔了,大赦哪能說有就有,能碰上一次就不錯了。”
老頭兒卻絮絮叨叨的說:“公子此言差矣。老夫尚還在壯年時,也就是二十多年前,正值景泰、天順年間,旋即又是改元成化。
猶記得那時候朝廷多事,隔三差五的就有大赦,還有減免錢糧之舉。可惜成化之後越來越少,幾乎有十幾年不見大赦了,至今回想起來,還是有些懷念當初。”
方清之站在方應物背後,聽著自家兒子與賣貨老頭的閒扯,心裡默默計算起來。這賣貨老頭子沒見識記不清也說不明白,但沒少修書修史的方清之卻能推算出這老頭子說的是什麼。
景泰、天順、成化交替的時候,確實是朝廷非常多事的時候。前前後後十幾年工夫,中間卻有三次登基大典,以及宣宗朝孫太后薨逝,還有成化天子兩次大婚,之後成化初年又有英宗朝錢太后薨逝。
所以這老頭兒說的沒錯,那個時間段裡,加起來林林總總有五六次大赦和減免錢糧,確實稱得上密集了,也難怪這老頭兒懷念那時候。
但是嚴重到天子駕崩的國家大事,在老頭兒心裡的意義就僅僅是大赦和減免?對這種民心,忠君愛國以天下為己任的方清之無言以對。
方應物瞥了眼方清之,又問道:“父親大人聽過兒子作過的一首詞沒有?臨江仙那個。”
方清之腦中不由得冒出幾句詞來:“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全書完)(未完待續……)
不得不看的結束語
一個故事終於講完了,心情不知道怎麼表達,那就從回答問題說起吧。
很多人問,還可以寫下去啊,但我覺得就本書的主旨而言,寫到這裡就已經夠了,再多了就是無謂的重複。
或許又有人問,一本打發時間的網文也能有主旨?還真有,這本書的主旨就是“揭發大明朝的清流是怎麼回事”。
兩百萬字不少了,就我個人性格而言,總是想盡力保證文字對得起每一分錢訂閱。寫到這裡,我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