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救星情結雖然是由一個西方人總結髮明的,但對東方人同樣適用,甚至可以說尤其適用。看看我們的小說和戲劇,充斥著太多深情而無助的呼喚:呼喚救民於水火的君主,呼喚伸張正義的包青天,呼喚替天行道的俠客,呼喚為民請命的義士,呼喚殺富濟貧的盜賊……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首優美的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歌詞是這樣的:
〖在那遙遠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們走過她的帳房
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
她那粉紅的小臉
好像紅太陽
她那活潑動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願拋棄了財產
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著那粉紅的小臉
和那美麗金邊的衣裳
我願做一隻小羊
跟在她身旁
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
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
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
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
聽完之後,聽者大都會有一種淡淡的惆悵,但慢慢也就忘了。倘聽者較為敏感,卻會感到靈魂深處的悸動。沒錯,那是潛意識被喚醒卻又不能徹底醒來的感覺。
毫無疑問,所有的民歌之中,這是最偉大、最晦澀的一首。在我看來,從對靈魂的揭示深度而言,這首歌並不亞於歌德的《浮士德》。
這首歌本來是王洛賓寫給他當年非常喜歡的一位藏族姑娘‐‐藏族千戶長的女兒卓瑪的。然而,這首歌的內涵要遠比它看上去的來得深邃、複雜。我可以毫不客氣地說,王洛賓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寫了些什麼。這是一首天授的作品。不是王洛賓寫出了它,而是它選擇了王洛賓。這樣的作品,與年代無關,與倫理無關,與教育無關,與性別無關。它直入人心,因人而異地或淺或深。
【7無處不在的救星情結】
這首歌可以說集合了眾多的心理情結。對心理學感興趣者不妨自己分析分析。而在這當中,救星情結尤為突出。整首歌,蘊涵著一個從救星出現的狂喜到救星露出本來面目後的大悲的原始悲劇。
姑娘就是期待的救星。她住在遙遠的地方,遙遠有多遠?用一生能否到達?我不知道。但是,當她出現的時候,她對我許下承諾,她會讓我進她的帳房,每天都能看到她那粉紅的小臉,她那活潑動人的眼睛,和那美麗金邊的衣裳。於是,我拋棄了財產,毅然跟她前往。作為代價,我為她放羊。但是,到了後來,她連羊也不讓我放了。我只能退而求其次,變成一隻小羊,跟在她身旁也是好的。然後,她便要抽打我。而我也只剩下絕望的哀求:皮鞭細一些,抽打輕一些。
也許這樣解釋還是比較玄乎。但若是把姑娘換成那開國的皇帝,把我換成普通的老百姓,再來看整首歌曲,你會看到什麼呢?是的,一個民族的苦難史,以及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再把話題回到每個單獨的人。每個人都期待著救星,每個人都渴望被別人拯救。這是不能被否認的。作為個人,你的救星可能是一封信、一筆匯款、情人的一通電話、老闆的一個決定、政府的一條法令。當你得到了,你便獲救了。但作為一個集體的、一個種族中的一員,我們的救星又是怎樣的?
我不知道我們的祖先,那些最早的人類,是從哪裡來的,他們身上又有些什麼故事。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並沒有完全消失。我們的身上,依然殘存著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經所歷,這些祖先留下的遺物,不是存在銀行裡,也不是鎖在保險櫃裡,而是在一個最安全的地方&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