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七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凡和歐陽振鴻聽後都陷入了沉思,對賭石的神秘和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陳才見他們陷入沉思,便進一步闡述:“賭石,它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在這裡,無論你是腰纏萬貫的富豪,還是平凡無奇的百姓,面對同一塊石頭,漲跌的機遇都是均等的。”
他頓了頓,又說:“誠然,有些人懷揣著一夜暴富的幻想踏入這個圈子,最終卻落得家破人亡,甚至走上絕路。”
“但話說回來,哪個行業沒有風險呢?商場上的失敗,導致許多老闆選擇投河自盡的例子不勝列舉。”
甚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也一直在賭嗎?賭的是明天與災難,究竟哪個會先一步降臨。”
聽聞陳才如此滔滔不絕,蘇有才不禁側目,好奇問道:“陳少,你真的只有九歲?”
陳才對他的疑問置若罔聞,反而丟擲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你們可知,在古代沒有手電筒的年代,人們是如何辨別石頭優劣的?”
歐陽振鴻輕輕地搖了搖頭,張凡則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也隨之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
這時,蘇有才打趣地笑道:“難道是火把嗎?”
然而,他的猜測並未得到認可,陳才斷然道“用手去觸控,一寸一寸地探尋,憑藉手感去解讀石頭的奧秘。”
“透過沙粒的大小,堅硬的程度,溫度的微妙變化,來判斷裡邊翡翠肉質優劣的關鍵。”
張亮從後視鏡中注視著陳才那鎮定自若的面容,心中不禁感到驚訝。
他實在沒想到,一個年僅九歲的孩子,竟然能有如此廣博的見識,連他這個土生土長的滇南人都不得不佩服。
對於陳才如何掌握這些知識的,張凡心中充滿了疑惑,他將這些歸功於陳才身後那神秘莫測的背景。
而歐陽振鴻,作為對陳才瞭解頗深的人,聽到陳才如同講述天書般的言論,心中也不禁生出了幾分懷疑。
蘇有才對陳才的話表示懷疑:“陳少,這些訊息你是從哪裡得知的?”
陳才微微一笑,輕描淡寫地回應:“不過是些野史罷了。”
陳才之所以將前世的知識和經歷都歸之於野史,是因為野史這種東西,雖然其中不乏荒誕不經的傳聞,但也有很多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事件,只是被正史所忽略或淡化。
野史的魅力就在於它的真假難辨,讓人無法完全相信,卻又無法完全否定。
正因為野史中真假交織,難以考證,所以很多人都將它視為一種消遣,茶餘飯後用來打發時間的談資。
野史就像後世的灌水論壇,人們可以在其中暢所欲言,天南地北地胡侃一番,真假參半,卻也樂在其中。
陳才深知這一點,所以他並不在意蘇有才的懷疑。
他相信,憑藉上一世積累的知識,和見聞就能夠在這個時代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幾經周折,終於在下午四點鐘,車輛穩穩地停在了村口的大樟樹下面。
正在盪鞦韆的一群半大孩子好奇地聚集過來,紛紛向張亮投來友善的目光,並熱情地與他打招呼。
張亮微笑著從座椅下掏出一個紅色的塑膠袋便跳下車。
他朝著一個大約八歲的小男孩招了招手,親切地喊道:“小蘿蔔頭,過來,幫我把這些糖果分給大家吧。”
小男孩興奮地跑過來,接過張亮手中的糖果,開始忙碌地分發給圍觀的孩子們。
陳才望著眼前一群孩童,他們稚嫩的臉龐上洋溢著純真而幸福的笑容,彷彿整個世界都被這份無邪的快樂所點亮。
他不禁感到一陣恍惚,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是啊,這就是最美好的童年,最真實、最純粹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