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第1/3頁)
水墨清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趟,王修晉並沒有提起請人出山的事,而是講起他辦醫館的目的,還有現在市面上,醫館的執行,他的藥材從何而來等等問題,也沒有想讓老爺子們經出多大的反應,就像是找個人傾訴一樣,說完便離開。如此,王修晉連連走動了數次,在他都不記得去了多少次後,老爺子們終於了反應,在他提起一些事的時候,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王修晉用了大半年的時間和這些老人家溝通,同時也不忘記在其他的地方尋找可靠的大夫,之前王掌櫃的說過的那位大夫正巧回京城,被天天跑的王掌櫃堵在家門口,死拉硬拽的&ldo;請&rdo;到了醫館,成了醫館裡第一位大夫,也是目前睢一的大夫。
除了請大夫外,王修晉還請了兩位穩婆,讓一直觀望的醫館直搖頭,覺得皇商腦子著實不懂行,誰會跑到醫館找接生穩婆的。王修晉可不覺得有問題,他覺得請兩位穩婆少呢,他的工坊裡那麼多的女人,若是扎堆生孩子,兩人怕是忙不過來呢!
對別人的猜測,王修晉一點兒都不在意,依舊如故的做著請人的事,因為有了大夫,醫館也正式運轉起來,雖然難為一位大夫撐場,但王修晉也有了底氣,再加上御醫的徒弟們每天都會過來坐診,有時御醫也會過來轉轉,倒也不顯得醫館少大夫,也讓很多人慕名而來。不管是不是身體不適,都想看看御醫是何等的模樣。這就像後世的專家門診一樣,不管是大病還是小病都想讓專家看看。
之前還直搖頭的醫館,有些坐不住了,卻也無法,誰讓皇商面子大,能把御醫請來,好在便是有御醫充門面,目前對他們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過時間長了,就不清楚了,也不知御醫能給皇商充多久的門面,還有那位撐場子的大夫,如果他們沒記錯,是當年被擠兌走的那位,居然還有膽子回來,不過,他們現在還真不敢對那位下手,誰讓他的靠山太硬。
醫館正常運轉,王修晉依舊去找那幾位原本打算請的大夫聊天,現在是徹底絕了心思,只是出於習慣過去,時間也不像以前那麼頻繁,講講醫館發生的事,最近他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醫館上,把每天去糧鋪的地點改成了醫館,也因此瞭解很多病人的情況。
雖說有御醫的徒弟,還有御醫時不時過去坐診,但王修晉覺得每一位大夫都有自己的診斷的方法,開的方子自然也就不同,像是御醫,開的方子全都是偏於貴的藥材,並不適合普通人,而撐場子的大夫,因為之前遊歷的經歷,他開的方子更適於用窮苦的人,現在成為坐堂大夫,一時半會兒還改不了習慣。王修晉秉承&ldo;三人行必有我師&rdo;的態度,他想要多聽聽,回去和撐場子的大夫說說。
在這個時代的方子,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不像後世,西藥,中西藥不停的換著名字,檢測的儀器也在不停的更新,醫生的治病的手段也有諸多的辦法。
大概是覺得王修晉跑得勤,又看起來是真心為病人著想,又或是被王修晉誠意感動,被王修晉拜訪的大夫,會在王修晉詢問的時候說說方子,甚至也動了要去醫館看看的念頭,只是因為王修晉沒再提,他們也不好開口主動提出去醫館。
第385章
有句古話叫醫者父母心, 這話出自誰口,沒有人記得, 但行醫的人,即便是不做大夫多年, 內心深處仍是有這樣的一絲情緒。於是某天, 王修晉幾顧茅廬也沒有請出山的大夫, 自己去了一趟醫館, 看著醫館裡坐診的小大夫和那位看起來更像是浪人的老頭,他們心裡泛起了不痛快的情緒,於是自動的送上門。
王修晉因為老大夫們的出現,心裡眼裡有著諸多的不置信, 嘴上連連說著歡迎,把人迎進醫館, 平時很機靈的人, 卻有些磕巴,連話都說不利索,手腳不知道要往哪裡擺,把人讓到椅子坐下, 王修晉仍是有種自己沒睡醒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