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時,李彥卿也給子弟軍的最高決策者李存審和李存進寫了信,當然,李繼岌那裡更是不能少!
說實話,李彥卿很緊張!
子弟軍真正的締造者,是李繼岌和周光輔!
他李彥卿加入子弟軍,已經是子弟軍第一次擴軍了!
子弟軍第一次擴軍,是以周光輔親選的一千老兵開始,擴充為三萬人的!
原先的那一千老兵,現在混得最差的,也都是營長了!
可見,周光輔在子弟軍軍中的地位!
當然,子弟軍的第二次擴軍,李彥卿的不少部下,也都升職了。
但是比起周光輔,還是差得很多。
作為子弟軍的締造者,周光輔沒有實打實的軍功,頂多就是918年的時候,子弟軍第一次亮相,救回了他老爹周德威!
僅是一個‘子弟軍締造者’的光環,就讓周光輔光芒萬丈!
子弟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背後都是周光輔在操持。
總不能指望李繼岌去專門管理子弟軍!
眼下,李存審和李存進年事已高,子弟軍的將來,一定是周光輔與李彥卿全權負責。
所以,李彥卿這次是橫下心來,要打一次漂亮的殲滅戰!
要讓所有的子弟軍將領都知道,只有他,才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和天賦。
這種天賦,當然是遺傳老爹李存審而來!
槍騎兵第五軍大光顯,經過激昂的誓師出征後,從鴨綠江北岸的白山出發,一路向西北行進!
大光顯的祖宗是大作榮,是渤海國的建立者,第一代王。
是隋唐之際,東北中部松花江流域粟末靺鞨部首領乞乞仲象之子。
大作榮在幼年時,隨父祖與粟末部大頭領突地稽遷到遼西營州(今遼寧朝陽)生活。
就是大光顯即將要支援的地方。
也就是說,營州是大光顯的祖根之地。
這裡地近中原,早已漢化一百多年。
他之所以姓\"大\",據考證有兩種可能。
一是源於他的父輩在粟末靺鞨部或契丹王朝所任官職。
第二種可能是讀過中國的古代史書,知道堯舜五帝有子孫被降居\"大荒\"-﹣東北地區,其中之一就名為大庭氏。
公元686年,粟末靺鞨人參加契丹人李盡忠反抗唐王朝的隊伍。
女皇武則天為了分化反唐陣營,封靺鞨人首領乞四比羽為許國公,封大祚榮的父親乞乞仲象為震國公,並赦免他們的反叛之罪。
靺鞨人乘東北西部地區唐王朝勢力削弱,老家松花江流域已成空虛之機,離開遼西東渡遼水(今遼河)以圖發展。
武則天派李楷固率兵追擊,乞四比羽被殺。
乞乞仲象去世,大祚榮繼其父成為粟末靺鞨的大首領。
他英勇善戰,有勇有謀。
他團結靺鞨人和高句麗人,與唐朝軍隊在吉林中部的天門嶺大戰,唐軍被打敗,領兵的大將李楷固逃回遼西。
公元696年,北部突厥人入侵中原,遼西的契丹人依附突厥,切斷了東北到中原的道路,唐王朝無法再派兵追趕靺鞨人。
大祚榮乘機率領部眾東進,回到了今天的吉林延邊地區奧婁河(即牡丹江)上游地區。
這一帶是粟末靺鞨人的先世挹婁人故地,牡丹江兩岸,張廣才嶺兩麓,水草肥美,氣候宜人,非常適合休養生息。
大祚榮帶領大家在東弁山下築城而居。
公元698年,大祚榮建立震國,為震國王,國號靺鞨。以東弁山城為王都。
這個渤海國最初的都城,就是今天吉林省敦化市的敖東城。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