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永劫無間。
這個“熟悉”的名字一出來,差點沒把正在喝著酒的景琛給嗆死。
不是,這名字的槽點也太多了吧,養豬場不得震怒!!
景琛在心裡暗暗吐了個只有自己知道的槽。
不過在聽了嚴正國的大致講述了內容之後,他反倒被撩起了不小的興趣來了。
這主線脈絡,不就是《無間道》嘛!
當然,根據嚴正國透露的說法就是,這個點子目前還停留在第一稿階段,還很多劇情的細節還沒填充完整,和景琛上輩子看到的成片更是有很多細節對不上。
不過在主體脈絡上,甚至就連最終結局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與此同時,景琛也有些理解嚴正國口中那個主創編劇的說法了。
這個主題在他看來,還真不是眼前這位嚴導能玩的轉的。
倒也不是說這部戲需要什麼高難度的特效大場面。
與同類題材電影都遵循重點體現黑方熱血或白方智慧的單性敘事不同,《無間道》採用的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的雙線敘事方式,且互為張力。
可以這麼說,“臥底片”這個型別分為【前無間道時代】、【無間道時代】、【後無間道時代】。
在《無間道》之前,臥底片充其量就是講的都是臥底在黑社會里怎麼一邊執行任務,一邊面臨情和義的抉擇,說白了還是黑幫派的一個變種。
而《無間道》的出現,則是打破了上述的模式,開創了黑白兩道臥底大混戰的序幕。
在此之後,基本所有的臥底片都或多或少有著《無間道》的影子,也就是所謂的“後無間道時代”。
在景琛記憶中的這部戲,一改以往警匪片中那種動輒在大街邊飆車、側翻爆炸,然後直接掏出ak在街邊互相biubiubiu那種讓觀眾們荷爾蒙飆升的經典畫面。
反而把情節的著眼點放在內心的交鋒上面。
毫無疑問,只要稍有不慎,就會把這個能排進港片影史前三的佳作直接拍成一部沉悶的,文藝商業看似都想要,都沒抓住的四不像電影。
這就對演員和導演等主創的要求達到了極高的程度了。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嚴正國口中的那個編劇在完成了第一稿後,死活找不到有人來投資這部戲,就連嚴正國這個參與者都不看好了。
因為在景琛的上輩子,原名《無間行者》的這個本子,從誕生到成就影史經典的這中間,同樣也是一路坎坷。
在《無間道》劇本完成以後,創作者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找不到投資者,面試了很多影視公司都被槍斃了個遍。
那些經驗豐富的製片公司都認為這種臥底題材的電影已經老掉牙,根本不可能大賣賺錢。
一直找不到投資的窘迫之下,當時的導演還一度打算採用b方案,用當時比較便宜的新生代演員陳攝影師和李燦森來飾演兩位主角。
最後還是寰亞娛樂的老闆砸了兩千萬,再加上主演華仔以投資人的身份0片酬出演,才最後造就了這一影壇經典之作。
而現如今,嚴正國口中這個從名字看就充滿槽點的《永劫無間》,同樣面臨著同樣窘況。
在這方世界,臥底片從出現至今,一直都是處於類似上輩子【前無間道時代】中的那種黑幫派的變種模式。
在這個模式裡,基本能玩的花樣,什麼情與義的抉擇,什麼變節沉淪的都拍了個遍,基本上是拍無可拍的狀態了。
再加上嚴正國口中的這個只完成了初稿的劇本,甚至還透露著文藝片那種“傷春悲秋”的調調。
在一些經驗豐富的製片人一瞅,妥妥的撲街貨。
要知道單憑一個劇本就能夠大殺四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