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生和死,是每個生命必須經歷的過程,誰都無法避免,也沒有辦法逃避。面對生與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感受也不同,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感受也不同。
生與死,雖然是生命的過程,但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有些人想要“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有些人想要“生亦何歡、死亦何樂”,有些人想要“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因此,生是怎樣,死又是怎樣。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即便是自己不在乎,身邊的人也會在乎。生不是一個人的事,死也不是一個人的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與他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你的生關乎別人的生,也可能關乎別人的死;你的死關乎別人的死,也可能關乎別人的生。所以,生和死,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簡簡單單的事,它總是和身邊的人,甚至其他人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絡。
然而,生的意義是什麼,死的意義又是什麼?生就真的那麼重要,死就真的那麼要緊嗎?是的,生死相依,生死相望,生死相對,只要有生的存在,死就不可避免有關聯,和自己、和他人。
相對於生死,人生其它的事都不過是小事,即便是生和死都很重要,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但對於每個人來說,它其實也是很平常的事。因為生和死的無可避免,所以生和死也就顯得很平常。
不管是生前多麼偉大,同樣逃脫不了死亡的到來;不管生前多麼卑微,兩眼一閉和偉大人物的死都是一樣,最終沉眠於地下,都是化為塵土,誰也不比誰多一些色彩,誰也不比誰多一些養料。
哪怕有再大的豐功偉績,在歲月的洗滌中,最終也化為烏有。在時間的沖刷下,掩埋於土地當中,同樣沒有人憑弔。只要時間夠長,最終都會被遺忘。生前的榮耀,在死後復歸於虛無。
曾經馳騁天下的秦皇漢武,曾經被唾棄的夏桀商紂,在幾百歲月後,或許還有人記得;幾千歲月後呢,記得的人就寥寥無幾了;幾萬歲月後,也許就不再有人記得了;如果人類不在了,那更是什麼都沒留下。
他們的豐功偉績,在當時或許被歌詠頌揚,然而到了幾百上千年後,便被抹得乾乾淨淨。還有一些人,或許開始被罵得體無完膚,可幾百上千年後,一切都會發生變化,或許成為人類的楷模。
隋煬帝繼承和發展的科舉取士,勞民傷財的開鑿運河,讓當時的社會怨聲載道,然而這對後世來說,卻是“罪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他能想到嗎?當時的民眾、官員和記錄者能想到嗎?
不問前塵,不問後世,因為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前塵是什麼,誰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後世,當下的生便是生,當下的死便是死。生死有命,誰也改變不了,唯有努力過好當下,讓自己無悔。
生死雖然是人生最大、最重要、最難以割捨的事,但不可否認的是,生死猶如餓了吃飯、困了睡覺一樣,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會因為它重要而變得超脫一切。生便生了,死便死了,過去了就過去了。
或許生的時候,一片喜氣洋洋,身邊的人因為你哭聲的來到而歡喜;死的時候,一片哀痛,身邊的人因為你的死去而痛哭。但這一切都改變不了,時間會抹平身邊的人的記憶,最後他們的生活復歸於平淡。
生死,是人生永遠牽掛的主題,也是永遠避免不了的主題。它特殊,是因為每個人的生死都只有一次,今生沒有回頭,輪迴也不可知。它平常,是因為每個人都會經歷生死,不分貴賤、不分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