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收下首徒 (第1/2頁)
刺桐花開花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獵戶見唐三藏孤身一人,便邀其一同回家,唐三藏見此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都看不到人煙,只能相隨,否則要是夜宿山中,恐怕明天就被野獸吃得只剩殘骨了。
等到了獵戶家,獵戶的母親看到唐三藏十分開心,因為明日是他亡夫的忌日,剛好可以讓唐三藏唸佛經為其祈福超度,唐三藏也是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受人滴水之恩,即便無法湧泉相報,但是舉手之勞的事,做做也無妨,便答應了。
其實這個時候的唐三藏並不覺得小乘佛法有用,因為當日觀音菩薩都說了,小乘佛法只能度己不能度人,明天也就裝裝樣子念念經就行,算是還了今日借宿之恩。
次日一早,唐三藏在用過了齋飯之後,便淨手拈香,先拜了獵戶的亡父,然後再取出木魚,開始唸經,雖說唐三藏覺得這個經唸了也無用,但是畢竟多年修持佛法,他還是很認真的,很虔誠的誦經。
他先是念了《度亡經》,隨後又唸了《金剛經》和《法華經》,最後,唸了《孔雀經》才結束,等獻了香火,化了紙錢元寶,燒了薦亡文疏,佛事才結束,這一日便無事。
等到第二天,老夫人早早就起床去找唐三藏,稱昨夜亡夫託夢,說他已經脫難超生,並準備投胎轉世到東土大唐聖地,所以特來感謝。
這下把唐三藏給搞懵了,觀音菩薩不是說小乘佛法無用嗎?那為什麼昨日所做之佛事,能夠幫助老夫人的亡夫超脫呢?是觀音菩薩打逛語,誆騙了他,還是凡人能不能被超度,全在佛門一念之間,其實與用什麼經無關呢?
唐三藏修佛這麼多年,第一次發現自己好像並不瞭解佛門。
不過既然有用,那也是功德一件,唐三藏不願多想,當下便辭別了獵戶一家,準備繼續趕路,他可沒有忘記太白金星跟他說的話,前面有一個他的徒弟,能保護他西行取經,所以他必須要儘快找到。
現在的唐三藏可不再像之前那樣,覺得西行只是一趟平平無奇的出國旅遊了,而是危險重重,稍有不慎就會身死的恐怖之行了。
按照獵戶的介紹,再往前便是兩界山,這山正是因為地處大唐與韃靼邊境,故而得名兩界山,此為本朝新名,它原名叫五行山,乃是王莽篡漢之時,從天而降,傳聞山下壓著一隻神猴,距今已有五百年,不死不滅。
唐三藏心想,觀音菩薩說為他找的弟子就在西行途中,而且太白金星也說了他的弟子就在前面,所以這隻神猴應該就是他的弟子無疑了,當下加快了腳步,來到了五行山下,正好就看到了被壓在山下只露出一個頭和一個肩膀的猴子。
“敢問可是東土大唐而來,欲往西天取經的唐長老嗎?”
張安之這段時間被壓在山下,別提有多彆扭了,要不是修為高深,可以靠入定修煉來消磨時間,恐怕早就憋瘋了,算算時間,從觀音到來,再到今日唐僧前來,前後足足快半年光景,張安之都覺得唐三藏要是再不來,他都準備再大鬧一次天宮了。
“不錯,正是貧僧。”
唐三藏突然又找回了大唐高僧的感覺,不禁腰板挺直了一些,不似之前因害怕妖怪,而有些唯唯諾諾了。
“師傅怎麼此時才來?我受觀音菩薩點化,要保取經人安全到達西天,還請師傅快快救我出去。”張安之連聲高呼。
在聽到張安之說到觀音菩薩之後,唐三藏確定了此猴便是自己的弟子,於是在張安之的指點之下,取下了貼在山頂的六字真言帖,緊接著躲得遠遠之後,張安之直接掙脫開了束縛,只聽一聲巨響,猶如天崩地裂一般,整座五行山瞬間坍塌,激起無數塵土。
待塵埃落定,唐三藏見到碎石中站著一隻巨猴,身高足有兩米,原本唐三藏將近一米八的身高在凡人之中已算高挑,與這巨猴一比,竟有點小鳥依人的感覺,剛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