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甲仁波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慈悲圈
即使我們知道慈悲可以安全地把我們帶上執真正的道路,但我們發現很難停止執著自我,因而無法經驗到對別人的開放性。佛教的基本法門是以簡單的方式開始,然後再開啟向外的慈悲圈。
因此,我們必須對自己抱有健康的愛,照顧我們的真正需要和福祉,當喜悅在我們之中生起時歡迎它。我們必須欣賞身邊的人,照顧我們,切身去體驗熱心的態度,而非只是沒有付諸行動的語言或模糊的感覺。漸漸的,我們就能夠擴充套件我們的慈悲修行。
慈悲並不表示憂慮。慈悲是心胸開闊的智慧和關懷,而憂慮是根源於執著,削弱我們幫助別人的力量和能力。
當我們關懷某人時,常常會感到憂慮。這是世俗心不可避免的反應。因此,如果能夠的話,你可以關懷,但不要憂慮。萬一憂慮迸發出來了,不要因憂慮而憂慮。想反的,把它看成是正面的,如此思維:&ldo;我正在憂慮,因為我愛這個人。關懷才是最好的態度。&rdo;以這種正面的心態來看待憂慮,並且為它而高興,那麼負面的影響力將被轉化成建設性的能量。
我們如何能夠對我們的敵人或我們厭惡的人感到慈悲呢?有效的方法是把他們看成如母眾生,他們實際上是仁慈的,良善而有愛心的,只是他們的真性而障蔽了;或者,由於我們自己的視線被烏雲遮蔽,因此我們可能難以辨認出他們身上的佛性。
在禪修時,我們可以開始打破將我們與別人分隔的壁壘。宗喀巴大師(tngkhapa)慈悲和禪修說:
慈悲的特性是觀想:&ldo;願一切眾生都解脫痛苦&rdo;,而且&ldo;我將帶領他們通往自在。&rdo;慈悲分為三個階段:首先觀想親愛的人,其次是不愛不恨的人,最後是敵人。當怨親平等的慈悲心生起時,就觀想宇宙的一切眾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