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玄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場發生在岱衢洋的海戰持續了一夜,明軍利用人數優勢和武器優勢,將定西軍牢牢困束在岱山島與衢山島之間不到30裡的水道中。
隨著後續援軍和漁民的不斷抵達,這片水上的包圍圈也越來越密集。
如同困獸的定西軍多次試圖透過夜色突圍,結果都是徒勞。
其中一些海寇還嘗試棄船而逃,想著只要能游到附近島嶼,這對於他們來說,不是難事,到時候,或者就有一條生路。
然而,頂著春日海水的寒冽,好不容易遊過了明軍的艦船區域,來到外圍,見到那些漁民船隻,以為無礙,正舒緩間,身體卻忽然被甚麼東西束縛。
是漁網!
自從去年朝廷徵收麻料賦稅,一下子解決了營海司造船、織網的材料問題,明州這邊,其他不說,漁網,是絕對的多。
而且五花八門。
為了避免海寇棄船泅水而逃,海軍副都督吳禎率軍抵達岱衢洋後,確認一場夜戰無法避免,立刻就下令出去,要求岱衢洋附近的漁民攜帶所有漁網向戰場外圍聚集。
待到絕望的海寇們在夜間想到棄船而逃時,戰場周邊,聚集而來的漁民已經裡三層外三層地不知放下了多少漁網,型別也五花八門,拖網、刺網、圍網、流網、串網,不一而足。
其中一些專門為之前冬捕定製為了捕撈深海成年帶魚的流網,深度甚至達到20丈,這讓一些察覺到漁網想要深潛繞過的海寇都有心無力,下潛過程中一個體力不支就溺死在了深海中。
對於潛繞無望敢於上浮的海寇,漁民們更是不客氣,各種魚叉長矛招呼。
海軍方面已經傳令,謹慎起見,外圍漁民遭遇海寇,不需要留活口,直接殺死。
漁民們剛剛過上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比起海軍還要更加憎恨可能破壞他們生活的海寇,又得了軍令,也就更加的不客氣。
如此直到天亮。
正月三十。
老天也給面子,不僅是萬里無雲的一天,海面上連霧氣都沒有。
戰鬥一夜的明軍陣容依舊整齊,包圍圈之中,最初的173艘海寇船隻,還飄在水面上的,已經不足三十,明軍對此也沒什麼可惜。
大明的造船能力一直在快速上升,能夠對外繳獲自然更好,但若無法繳獲,也無所謂。
晨光中,當其中一艘寇船高喊著選擇投降,包圍圈內的其他敵船也被迫紛紛跟隨。
不跟也不行啊。
天都亮了,前一天還氣勢洶洶的定西軍,從最初的3200餘人,戰到現在,已經不足六百。
再看周圍,只是正規明軍,就不少於兩萬。
外圍直到天亮還在陸續趕來的營海司漁船,即使沒什麼戰鬥力,只那數量,也足夠讓人頭皮發麻。
這還打什麼?
海軍副都督吳禎派人上前受降的同時,也傳令尋找寇首。
經過審問和搜尋,得知定西軍軍師陳寧被趙定西一刀砍死,並且在昨夜的戰鬥中,隨著趙定西那艘被擊沉的兩千料座舟一起墜入海底。
得知這次海寇襲擊的內幕,即使死了,陳寧也不能放過。
吳禎立刻命人打撈。
畢竟這海中……無論己方的還是敵方的屍體,終究也不適合隨意丟棄,還是要運到岸上,妥善處理。
算是幸運,已經泡到浮腫的陳寧屍體很快被撈到。
倒是另外一人,海寇首領趙定西,一直沒能找到。
根據投降海寇的交代,趙定西砍翻陳寧後,表面上指揮自己的座舟嚮明軍發起衝鋒,試圖突圍,實際是,自己半途就已經跳水離開。
寇首趙定西更是不能放過。
吳禎擔心水性極佳的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