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獨居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你說的你府上那事,老人家都說春捂秋凍的,萬一弘昇真吹風病了怎麼辦啊。」烏拉那拉氏跟四爺成親早生孩子也早,弘暉生下來也不大康健,從落地到如今小病小災的就從未斷過。現如今雖沒像劉氏那般誇張還燒著炭火,但屋子裡也從來都是暖烘烘,不敢有一絲疏忽。
「嫂子,要不昨晚我跟我家爺說的那話,照舊跟你也說一遍好了。」楚寧是真沒法跟他們解釋,「您只想想咱們小的時候是真不知道冷熱嗎,還是每次都被家中嬤嬤婆子們逼著穿得老厚,熱得一頭汗再把衣裳一脫窗戶勉強開條縫,風一吹汗冷了哪能不著涼。」
「可這事本來就是錯的,若是起初就穿得合適些屋裡通風些,就沒那一頭汗,也就不會被風吹得著涼,是不是這個道理。」楚寧就差沒說,這世上有種冷叫做你媽你二大爺你三舅母覺得你冷,但其實真的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冷不冷。
「儘是些歪理。」烏拉那拉氏被楚寧說的一愣一愣的,但回家之後想了又想,還是忍不住讓嬤嬤們把弘暉屋裡緊閉的門窗開開了些。
第二十章
去年徵噶爾丹蒙古各部都是出了大力的,今年戰事平息噶爾丹也已經死了,朝中該賞的上該獎的獎,這會兒說什麼也該輪到蒙古了。況且好不容易平了噶爾丹,這事得回去跟祖宗說一說,所以等康熙料理完手頭的瑣事雜務之後,便找了個日子在大朝會上把奉皇太后東巡之事提了。
康熙一說這事,底下朝臣皇子們各有各的想法,有高興著盤算這次能不能隨駕出門玩去的,也有犯愁皇帝出門儀仗排場該怎麼安排的。尤其直郡王和太子,兩人之間的氣氛瞬間就劍拔弩張起來,看樣子便是誰也不願意留下守家。
胤褆是長子,也是康熙花了不少心血培養出來的孩子,說他是文武兼備不過分。這些年跟在康熙身邊徵討噶爾丹也是軍功赫赫,這次東巡說白了那就是打勝了仗回老家去,總不能之前出生入死的時候有自己,輪到衣錦還鄉就沒自己了吧。
理兒是這麼個理,但胤礽也是怎麼都不樂意留下的。當初下邊這些弟弟們沒長大的時候,康熙去哪兒也得帶著太子。如今下邊兒子們都長大了太子羽翼也豐了,康熙再出門時胤礽便常常成了守門看家的那一個。
說得好聽是皇上不在太子監國,可朝中上下哪處沒有皇帝的人,還不是照樣事事得遞奏摺跟康熙回稟,這個國說起來監得窩囊。
尤其今年老四到老八個個都封了爵位分了佐領,下邊如今都有可用屬人,又各自在六部都有差事,自己這個太子之位已然跟往昔比不得,這回若又是獨留下自己在京城,那胤礽可不答應。
倆兒子烏眼雞一樣誰都不讓步,龍椅之上的康熙卻誰的話都沒點頭,反而是伸手一指指向其他兒子,「這次東巡帶誰不帶誰朕自有決斷,不過你們幾個怎麼想的,都說說。」
康熙這一指從三爺到老八誰也沒漏下,胤祐站在胤祺後面直嘀咕,老爺子也是,兩個菩薩打架非要把下面的小妖精扯進來做什麼。幾個兄弟雖不願自認妖精,但理兒卻就是這麼個理。可惜人皇阿瑪不講理啊,再是兒子也得硬著頭皮上。
胤祉是個文人性子,雖說文章不怎麼好但秀才毛病卻是一點都沒少。他一拱手一往前康熙就覺著牙根隱隱發酸,再等到他之乎者也天地君親師好一通掰扯,康熙都有些後悔剛剛不該這麼坑兒子了。
胤祉好不容易說完,一群兄弟也沒聽明白到底他說了什麼,好在四爺緊隨其後簡單明瞭的表示,自己伴駕與否全憑皇阿瑪說了算,他心中想的只有此次出行戶部應當如何謀劃,只差沒當場掏個算盤珠子出來給康熙算帳,算一算這次出門該花多少銀子。
四爺這麼說戶部那幾位老大人眼淚都要下來了,心中不住感激四爺仗義執言。剛剛萬歲爺大手一揮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