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春風穿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淮南金河之內打撈上來一具屍體,此人正是前段時日高調批判文氏獨攬文教的一名清流文士,昨日裡聽聞與三兩友人同聚,幾人提起了近日有人慾以錢財封口之事,皆不屑地一笑置之,次日他的屍體便被趕早的貨商發現漂浮在金河之上。經衙內審查,死因是溺亡。

據與其相約的友人所說,此人離別之時神思清明,他們幾人不過小酌幾杯,並未到醉的地步,更不用說醉酒失足了。經查證,這名清流文士與友人相聚的當日收到了一筆錢財,正是因此才約人出來揮霍。嘴裡批判著欲以錢財收買文人心志,背地裡卻又是另一番做派。

此事被爆出來之後,坊間對於清流文士的風評大打折扣。而清流一派為了自證清白,在府衙門前高呼鳴冤,他們將此事算作收買之人的蓄意謀劃,稱對方欲以此事誣害清流文士的名節,為防事情敗露才滅的口。他們一下子集結了上百人在晉城府衙門前,要求徹查。

此事是文氏門下的謀士也未想到的發展,因為他們並沒有派人去害人性命。而另一方,經府衙查證,那溺水之人是因路過河階之上時踩上了綠苔,一腳踩滑,將腦袋磕撞到後掉入水中溺死,這事大機率沒什麼陰謀在。

但府衙的調查畢竟需要時間,在這段時間之內,這群清流文士已將這件事鬧到了上京城。

文氏之事本就流言滿天飛,如今又參合進了人命,更無法簡單收場。朝堂之上,言官再奏此事,但這一次言官卻並未將文氏放在上奏的中心,而是認為清流一派雖行事有些許激進,但有一事卻未妄言,大淵文史悠久,文教學識當百花齊放,百子同堂,而非讓文淵閣一家獨大。文之一道當為天下學士立命立心,應該給寒門學士更多機會,讓學問成為他們立命的又一條途徑。

接言官三奏,按禮制皇帝須得回應。當日,皇帝集結學士府、功職司、文史司等一眾官員於風華殿小朝會期間秘談,具體內容,卻無他人知曉。

三日之後,文史副司冼九黎家宴,為其母賀壽,冼九黎前身為東宮文輔,乃是皇帝一手提拔,眾人亦想探知皇帝口風,因此這場家宴倒是貴人齊聚。

冼母高座上位,看著這如流水一般的賀壽之人一時有些疑惑。日前,冼九黎忽然提出要給她辦壽宴,但她的壽辰還有一月有餘,此時辦壽宴,未免早了些。但冼九黎神情莫測,只道這壽宴今日辦了,您老人家的壽禮會大許多。

壽宴席面之上,眾人多番打聽風華殿內皇帝究竟說了些什麼,但冼九黎哪裡會那麼容易交待,一直打著哈哈,最後受不住眾人輪番灌酒,方才在醉言中莫名地道了幾句。

“家族之大,多是累贅,又有多少傳承後人能得先人半分之能,多是附骨之蛆,若不刮骨療傷,軀當廢矣。”

這說的便是大淵氏族,多少大族後人難以有大作為,不過是因為有著祖上蔭封,吃著這份榮光,便不思進取,待三代之後淪為草芥。而這也是如今大多氏族所苦惱之事。

有人又問,“如何刮骨?”

冼九黎腳步虛浮,左右搖擺著身子,指了半響找不到提問之人,又被人抓著手,復問:“如何?”

冼九黎憨笑不止,忽而定於一處,指著皓月蒼穹,道:“那便該與人鬥,與天鬥,以他人之利磨自身的鋒芒。”

說著又拱手,道:“君上曾言,氏族子弟與寒門子弟皆是大淵子弟,他不偏袒任何一方,他只願在盛世之下,寒門有路可走的同時,氏族亦能維護自身的繁榮,那樣的大淵才是他想要的盛世。”

冼九黎說完這番話便倒地不起,然他今日之話,卻準確地傳到了張南巷眾府門之內,眾人對冼九黎的話各有揣測,無論皇帝之後會怎麼做,冼九黎這番話卻傳遞出了一個資訊,無論皇帝怎麼做,他不會動氏族的根基,而這是他們想要聽到的。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才叔學淺
關於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戰國末年,他師承鬼谷子,合縱連橫,更是組建黑冰臺,幫助嬴政橫掃六合。漢末天下三分,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世人卻不知還有下半句,“陸離隱世不出,則大漢難興!”他親眼目睹了千古女帝的絕唱,又見到了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天下。又曾在危難之中匡扶大明,與鄭和七下西洋,引萬國來朝。他在時間的長河中,見證了華夏曆朝歷代的興盛與衰敗。直到那一
歷史 連載 291萬字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第八塔峰主
關於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年代文,團寵日常,彌補意難平」上天給了唐心一次重來的機會,這輩子她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雖然重生到了那艱苦的年代,可誰讓她是命運的寵兒,今生的家世顯赫,有全家人的疼愛,完全是躺贏的節奏,那她這輩子就完全可以當只快樂的米蟲啦。直到遇見了將文柏,唐心才知道原來自己穿書啦!!天吶,那可得捂好自己的小馬甲,原書女主一直搞事業,太高調了,自己可得離他們遠一點,別被發現了
歷史 連載 1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