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等無稽之談,倒是正中皇帝下懷。陳叔寶聽得龍顏大悅,對樂昌公主笑道:“御妹,你可聽見了!秦淮潦漲,正是發自壽陽之濱。這歌謠說的乃是五年潮汛,並非韓擒虎。御妹,你儘可寬心!”
那侍臣又道:“皇上聖明。韓擒虎進駐廬州已有七年,每年不過是在秋收時節縱兵劫掠糧食。北狄胡虜地瘠民貧,志在財貨,未必有意渡江進犯我朝。”
陳叔寶開懷大笑:“說得好!想那韓擒虎,自在廬州當他的北朝總管,與我國有何干系?”
他即命內侍斟酒,賞賜予那兩名侍臣。張貴妃、孔貴嬪等一干得寵後宮,也爭先恐後地過來向皇帝獻殷勤。
樂昌公主無奈,只得順著皇兄聖意,陪侍陳叔寶再說了一回話,才告退出來。
她又往洪範宮拜見母親柳太后。
柳太后見到女兒,十分歡喜,拉著樂昌公主噓寒問暖,又問駙馬近況,樂昌公主一一回稟,母女親熱無比。
柳太后又說:“前日間你六皇姊也帶著出岫、出塵來看過我啦。畢竟是女兒貼心,常想著我。”樂昌公主的六皇姊壽昌公主也是陳叔寶胞妹,才識姿容均不下於樂昌公主,下嫁駙馬張平仲,出岫、出塵都是壽昌公主之女。
樂昌公主聽說,趕緊問道:“六皇姊可好?兒臣適才朝見皇兄,卻沒聽皇兄提起六皇姊進宮之事。”
柳太后嘆道:“只因你六皇姊並沒有去見你皇兄。”樂昌公主見柳太后神情落寞,不敢多問。柳太后感傷片刻,方才接道:“你六皇姊聽說你皇兄有意改立張貴妃為後,心中不悅,不願去見你皇兄。”
樂昌公主驚道:“皇兄意欲改立張貴妃為後?”
柳太后點點頭,嘆道:“可不是。若不是我這兒頂著,他早將你皇嫂廢立啦!”
陳叔寶的皇后沈氏非但出身吳興世家,母親更是陳武帝陳霸先的女兒會稽公主。
樂昌公主對這位幼時的表姊、現在的皇嫂一直甚為敬重,此時聽說皇兄竟有意廢立皇嫂,驚容未定,期期為沈皇后說話:“皇嫂秉性謙謹端靜,非但博聞強識,而且一向以孝著稱。母后,皇嫂之德,實足以母儀天下啊!”
柳太后道:“不錯,你皇嫂曾數度上書,規勸你皇兄親君子、遠小人,重國事、輕享用。”柳太后輕嘆一聲:“適才你也見過你皇兄了,這樣的話他如何聽得進?你皇嫂自然是益發不稱帝心了。”
樂昌公主想起方才陛見的情景,低頭不語。
柳太后又輕嘆一聲:“如今你皇兄乃是一國之君,就算咱們都護著你皇嫂,也不知能護到幾時。”她再嘆一聲:“皇兒,去看看你皇嫂吧。”
樂昌公主匆匆拜別母后,前往柏梁殿參見沈皇后。柏梁殿乃是皇后正殿,然而沈皇后從來不得聖眷,這皇后正殿與陳叔寶所居的光昭殿相距既遠,聖駕也從不臨幸此處。
如今柏梁殿早已年久失修,周遭雜草叢生。
樂昌公主踏著蔓徑來到殿前,竟然找不著一名傳話的宮人太監,只好徑自步上大殿。
只見殿內甚是晦暗,沈皇后埋首翻閱圖史書籍,身邊只有兩名年老宮人相伴。
樂昌公主上前參見,心中沉痛難言,也不知該說些甚麼來安慰皇嫂。
沈皇后卻不在意,只閒閒與樂昌公主談論道經釋典。
樂昌公主陪侍沈皇后閒談半日,又命自己的隨從為沈皇后清理正殿,點亮宮燈,方才告退出宮。
她手中是明黃亮綠的三彩如意,周身是輕煙繚繞的蘭麝薰香,乘輿是龍駒嘶昂的金雕鳳輦;前有捧巾櫛的內侍開道,後有荷長戟的武賁護駕,旁有舉鑾扇的使女隨從。
她心中再有萬般委屈,也只得吞聲隱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