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將校在陽褒館中伏被殲大部之後,兵荒馬亂之中,僅帶了數十人衝出重圍,脫險之後,點計江南西道將佐人數:
洪州副將鄭騰蛟、衡州副將李同治、潭州副將陸培業與何昱之與道州副將範錮及偏將數名均不知所蹤。
吉州副將吳朝英及洪州副將李銓道、官文魁及數名偏將戰死。
江南西道全軍之武將僅剩道州副將方元矩及虔州副將邱寶通,嶽州偏將周大武,饒州偏將錢鎮籓其餘各州武將不是失蹤、陣亡即是被擒,兵卒損傷亦眾,兵員將校損失與黔中道類似,近乎全滅。
劍南道由劍州鎮將董陵率領尚有數名武將及校尉武官十數人,兩道兵卒亦有四十餘名相隨。
兵卒報稱大軍被衝擊時,潭州副將陸培業與何昱之正與敵將交戰,洪州副將鄭騰蛟與衡州副將李同治向北突圍而去,道州副將範錮中鎗受傷被敵兵圍困不知下落。
林墨悔、張通安與董陵商議,失蹤武將極可能被擒,全軍目前仍身陷險境,由於敗局已定,少數人奮勇犧牲已無法挽回戰局,所以率領眾人逃出生天乃為首要之事,於是決議由林墨悔與董陵率眾人向南突圍回返回大唐。
林墨悔等率領眾人改換南詔百姓服飾後,向南而行,一路上,小心翼翼,避開城池及村落,儘量找荒僻小路或叢林山野之小徑前進,若迫不得已,糧食不足則進村搶掠糧米,不到必要,不殺傷人命,終於在十餘天后離開南詔,由於舉措得當,返回大唐路途之上,不曾再損兵折將,全軍數十人安全迴歸大唐。
陽褒館一戰之後,被俘虜的唐軍數百人之多,雖然夜幕低垂,卻有月光自雲間灑落,吐蕃武士將唐軍俘虜都縛住雙手,看守的吐蕃兵士令他們坐在空地上不得亂動。
何昱之與陸培業被捆綁的結結實實靠著大樹坐在地上,旁邊就是那個擊敗吉松的劍南道青年戰將,範錮左胸中了一鎗,腦袋被銅錘猛砸一記,傷處經過簡單包紮,倒在地上,死活不知,還有一個不知姓名滿臉鬍子的劍南道武將也被生擒,五人被綁在大榕樹下,不能動彈,樹旁還有三個吐蕃武士持刀守衛,防止唐將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