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歌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了晚上,張嬸又看了下蠶房的情況,準備關門的時候,忽然感覺到了有些不對勁。
她看到自己擺放的那一摞生絲數量也些不對。
雖然變化不大,但她還是感覺出來了。
感覺變多了。
她每天都要招呼這些東西,有點什麼變化的她都比較敏感。
回想了下,還是想不明白。
但是是變多了而不是變少了,總歸也是個好事,乾脆不想了。
閏土回到了家中,把空間裡頭的一些桑葚取出來了。
顏色紅黑紫的各有著不少。
甜的很。
桑葚這種水果非常的美味。
“哥,你咋現在才回來呢,我們都吃完飯了。”
“出去走了走,摘了些桑葚回來。”
想了下,把張二狗的事情也說了下。
家裡人都有些擔心。
“二狗傷的怎樣?”
“已經叫大夫看了,沒什麼大事。我剛剛去了張嬸家,張嬸家裡頭養了不少的蠶。”
自家裡沒養蠶,搞不過來。
家裡的事情還多著呢。
父親要做短工,要編筐,家裡還有地,家裡再養蠶的話那有些分身乏術了。
並且這個養蠶不太靠譜,萬一出點啥問題。
種地就不一樣了。
江浙地區雨水充足,老天爺還是很給力的,不會有什麼顆粒無收的情況。
最怕的天災就是洪澇。
比養蠶要靠譜多了。
生絲的價格非常的昂貴。
但是養蠶人根本賣不到高價。
過來收生絲的都是一些中間商。
給的那些價格都是壓價的,壓的很低,和賣出去的價格是兩碼事。
生絲特別受洋人的喜歡,出海之後賣的價格就更高了。
但這些跟養蠶人沒啥關係。
人家壓價也沒得辦法。
個體戶幹不過人家。
蠶繭啥的擺不得太久。
並且養蠶的基本都缺錢,想要早點要到錢,有著這個心理就要被那些收絲的給拿捏了。
基本上收絲的給價格都比較的低。
有那麼句話,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農戶賺不到錢,養活一家人都是個問題。
到了第二天,閏土又回到了縣城去。
繼續三味書屋唸書。
基本上這兩天每天都會抽點時間去看一下二狗。
恢復的還行。
估計再有個兩三天的就好全了。
到了可以離開的時候,閏土再次到了教堂來。
發現張二狗竟然和約翰在用英語說著話。
閏土愣住了,自己會英文是因為後世學了十幾年,關鍵學的還不咋地。
二狗之前可是從來沒有接觸過英文,竟然能和約翰簡單的對話幾句。
這個語言天賦可有點兒強。
閏土:“約翰先生。”
他拿出了好幾張紙來,上面的內容都是這些天看書有些不能明白的地方。
全都標註了下來。
問題有些多。
約翰都有些意外,沒成想閏土這麼的好學。
他也瞭解了一些華夏的讀書人,努力的人很多,比他們洋人讀書要努力的多了。
約翰指著上面的內容給閏土解釋著,非常的有耐心。
閏土是第一個不用異樣瞧他的華夏人,顯得閏土格外的不一般。他對閏土也比較的上心。
好一會兒都整明白了,閏土還記上了一些筆記。
“二狗哥,我先送你回去吧,這麼些天,嬸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