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短一年時間,席捲東南各省,連克武漢、南昌、南京和上海。戰鬥之烈,取勝之速,軍威之盛,實我國現代史上所罕見。在這次戰爭中,黃埔軍校師生高舉北伐大旗,奮勇當先,歷經百戰,血濺山河,為震動中外的北伐戰爭創立了輝煌戰功,黃埔軍校的聲威也進入高峰。
北伐是孫中山先生的多年願望。在黃埔軍校建校不久,他就發表《北伐宣言》。由黃埔軍校第1期學生隨從護衛,他親往韶關督師,向北進軍,因廣州商團叛亂而中止。周恩來則力主&ldo;將革命思想傳到全中國&rdo;,在惠州追悼陣亡將士大會上,更明確號召:&ldo;第一,統一廣東;第二,統一全國;第三,打倒帝國主義。&rdo;當年投奔黃埔任教和就學的多是國共兩黨所輸送的富有革命思想的人,他們在孫中山革命的三民主義和馬克思共產主義哺育下,進一步樹立了為國為民的雄心壯志,為貫徹軍校宗旨而英勇奮
第八章 校軍東徵北伐(11)
鬥,積極參加北伐。黃埔軍校前幾期學生畢業時都宣誓,&ldo;決志於廣東統
1926年7月,廣州市民在中山大學舉行大會,歡送北伐軍出征。
一之後,更努力於全國統一&rdo;,&ldo;為主義而奮鬥,為主義而犧牲&rdo;,&ldo;以達國民革命的目的,以求世界革命的完成&rdo;。由此也把孫中山三民主義和馬克思共產主義革命思想融為一體,帶動了師生在軍校裡同場操練,同窗切磋;在戰場上生死共赴,並肩作戰。
北伐軍的陣容和實力,是以黃埔軍校師生為主要支柱的。透過統一廣東的歷次戰鬥,以教導團為核心骨幹起家,一年之間已先後從校軍、東徵軍、黨軍,進而擴編成國民革命軍,都依賴於黃埔軍校的軍事和政治骨幹為基礎。他們以統一廣東的威望,贏得領居國民革命首腦和主幹的地位,在北伐軍總司令部各軍事中樞部門擔任重要職務。蔣介石以校長盛名出任國民革命軍、北伐軍總司令,副校長李濟深任總參謀長,教育長鄧演達任總政治部主任,校秘書長邵力子任總司令部秘書長。黃埔第1期畢業生蔣先雲任總司令部侍從機要秘書,金佛莊任總司令部警衛國民革命軍北伐進軍路線示意圖團長。鮑羅廷和加倫等蘇聯顧問分別任政治總顧問和軍事總顧問。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