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今日黃埔軍校潮州分校舊址正門繼任)。分校仿照本校建立組織系統,設立校長、黨代表、教育長,政治部(設總務、宣傳和黨務3個科)、教官部、校長辦公廳、軍需處、副官部、總隊部和衛兵排。
黃埔軍校潮州分校校址設在潮州城湘太馬路(今中山路)李氏公祠。公祠旁邊搭草棚作為學生教室和寢室。初定招生人數為學生1個隊,入伍生3個隊,後因為第1軍各師、教導師、獨立第1師先後送來編餘人員達400名,人數大增,故設3個學生隊。因李氏公祠房屋不敷分配,乃將入伍生分駐於金山中學及李氏公祠後面的郭家祠。在1925年12月下旬,入伍生第3隊入校後,潮城再也沒有地方容納,又把駐紮在海陽縣儒學宮的第1師第1團遷入李氏公祠對面的黃氏公祠,儒學宮略事修葺作為入伍生宿舍。潮州分校形成一座有完備機構建制的分校,因而《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史稿》稱:&ldo;本校之有分校,當自潮州分校始……&rdo;
當年的潮州分校門口周恩來擔任潮州分校的早期政治部主任,為分校創立和開展政治工作傾注了一腔心血。他聘請黃埔軍校本校的熊雄、惲代英、蕭楚女等共產黨員為政治教官,聘請共產黨員李春蕃(馬克思主義原著翻譯家)、李春濤(國民黨左派、周恩來稱之為&ldo;黨外的布林什維克&rdo;)到校授課,並指示政治部宣傳科長、共產黨員楊嗣震創辦校刊《韓江潮》,作為宣傳革命思想的陣地。周恩來主持分校政治部,著重對學生開展階級教育和形勢教育。他那充滿感染力的演講,和惲代英講授的社會發展史,蕭楚女講授的經濟學概論,都非常吸引學生。政治部為學生開設三民主義、中國國民黨史、帝國主義侵華史、世界革命史、社會主義等15門課的政治教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