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第1/2頁)
暮行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依舊是神經大條的陸彥,他依舊沒發覺殿內氣氛異樣,稟道:「御史大人又進宮了,瞧著似乎比晌午還急。」
聞澄楓淡淡點頭:「走吧,回永泰宮。」
他一分一秒都不想在瑤光殿多待,他怕面對著虞清梧會控制不住情緒崩潰,他需要用朝政來暫時麻痺自己。上一次御史老頭兒解救的,是不知所措的虞清梧,這一次解救的,是無所適從的聞澄楓。
他跨過門檻兒的腳步很大,可陸彥下一句話直接給他堵回來了:「主子,其實不用回去。御史大人聽聞您在瑤光殿,他氣都沒來得及喘勻就直接趕過來了。」
看來是真有緊急要事。
虞清梧滿心欲言之語不得不緘默於口,她不能拿個人感情上的事兒和朝堂上的事兒較長短,有輕重緩急之分。
聞澄楓亦是斂了情緒,收拾出一副肅然模樣道:「請他來正殿。」
陸彥大步流星出去,沒過一會兒,兩鬢斑白的御史大夫便吭哧吭哧喘著粗氣給聞澄楓行禮。
聞澄楓命人給他賜座,御史大夫卻彷彿連座都嫌費時間,直接開口:「陛下,稷榮州下轄的洪郡突然出現一支起義軍。他們打著陛下並非天命所歸的旗號,召集大批百姓圍住了郡守府。」
「什麼?!」侍奉在側的陸彥將震驚明晃晃寫在了臉上。
反觀聞澄楓只是緊皺眉峰,沉聲問:「說清楚,具體怎麼回事?」
好像自從那年酷暑,在軍營帳中聽親信回稟漁陽長公主死於火海,瑤華宮付諸一炬,他有過難以置信的驚詫和難以自持的遷怒,之後無論再聽見任何訊息,縱然天塌下來,也覺得不過如此。
只因虞清梧是他的天,今日與那日並無不同,他的天已經塌了。
御史大夫啟唇:「陛下可還記得,臣下午時候奏的事?」
聞澄楓涼涼道:「朕沒老,也沒吃父皇那些騙鬼的藥,記性好得很。」
言下之意便是全部記得。
而這一句帶著點刺兒的話,別說人精似的前朝老臣了,就連陸彥也終於看出來聞澄楓此時情緒不好,從站姿到面容神態全都規矩了許多。
午後那會兒,御史大夫急匆匆進宮,上奏的是顥京以北一處州府,稷榮州下轄諸多郡城天災頻繁的事。
歸根溯源來說,這樁事兒起於年前冬月。聞澄楓初初登基不久,蘭郡地動、匯郡雪崩、姚郡江河決堤,三座郡城幾乎同時發生災禍,死了不少百姓。當時訊息傳到顥京,朝堂立即撥了銀兩,派巡撫前往賑災。直到年前監察御史上報說,稷榮州的災情已妥善處理,百廢俱興。
孰料,今日早晨御史臺忽然收到稷榮州太守遞上顥京的劄子,上頭說,就在歲除之夜,蘭郡再次地動,匯郡再次雪崩,包括姚郡江河也再度決堤。
此等災禍連環,饒是不太懂前朝事的虞清梧也由衷感慨一句:比巧克力還巧。
她並非故意要聽魏國朝政,只是自己在內殿,而聞澄楓召見大臣在外殿,中間僅相隔一道珠簾,擋不住聲音。
再加上御史大夫嗓門大,中氣足,說話聲便一字不落地清晰落入虞清梧耳朵。
「就在剛才,老臣又看見御史臺的桌面上放了一封新奏摺。因為三郡天災頻發,平民百姓受苦受難,以至於民間現在鬧出了一些不好聽的謠言。」
「什麼謠言?」聞澄楓問。
御史大夫低頭道:「一些市井小人說出來的不入流之言罷了,陛下不必放在心上。」
聞澄楓見他驀然小心謹慎的神態,頓時明白了所謂不入流之言指的是什麼,虞清梧也很快猜出了些許名堂。
她先前聽吳為說書講故事時提起過,山崩地裂在民間還有另一個說法:龍翻身。
在魏人眼裡,天上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