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說夢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樹新到場後,眾人紛紛圍了過去,一時間,整個瀛海威網路科教館內的人不自覺的形成了一個以張樹新為圓心的扇形分佈狀態。
此時的張樹新在網際網路圈乃至計算機圈都已經有著絕對的地位,在很多人眼裡,網際網路就等於瀛海威,張樹新也已經被冠以了網際網路第一人的稱號。
在坊間有些人提起網際網路的時候甚至會直接說,你家接通瀛海威了嘛?
而面對眾人的熱情,張樹新也早已習慣,幾乎下意識的就掛上了笑容,並主動上前準備跟幾名相熟的人寒暄幾句,可就在這時,人群中突然有人大聲問道,“張總,何成今天會來麼?”
剛準備開口的張樹新明顯的頓了頓,在這個瞬間,她有一種時間和事件的交錯感,彷彿回到了2個月前的rose事件。
所謂的rose事件,發生於1995年年底,當時,一英文名叫rose的女孩是瀛海威時空《情感小屋》的主持人,在1996年元旦將近之時,女孩突然在瀛海威時空留下了一段疑似遺言。
就在女孩留下疑似遺言後,女孩真的消失了,一部分網友開始在網上給rose送上祝福,希望rose平安,慢慢的,事情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網友參與到這一事件中來,為rose送上祝福,並且在現實中想著為rose做點什麼。
當時大家線上下做的比較多的,就是拖張樹新給rose送玫瑰花和祝福卡片,還有一次,有人直接衝到了張樹新的辦公室,要求張樹新想辦法救救rose。
顯然,張樹新不是神醫,她救不了rose,但這個事件給張樹新帶來了深深的震撼,也給這個時代研究網際網路的人帶來了劇烈的衝擊。
因為在1995年,以及之後的1996,1997,甚至可以延續到2000年,國家層面以及主導網際網路發展的這些人眼中的網際網路,其本質是一種生產力,是資訊化中的一環。
國家之所以想要發展網際網路,核心在於國家想要發展資訊化。
60年代,櫻花國學者提出了資訊化這個概念,70年代,西方大肆鼓吹資訊化並開始大規模發展資訊化,這個階段的資訊化,關鍵就是對計算機的應用。
而華夏自然看到了計算機帶來的生產力提升,所以華夏從70年代開始就已經明確未來肯定要大力發展資訊化的事情。
網際網路出來後,是被列入資訊化技術的,那自然也要支援了。
因此,現在哪怕支援網際網路的人,支援的目的主要也是為了提高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加速現代化程序。
就像1996年專家們談網際網路購物的時候,很少有人會談網際網路購物給老百姓帶來的便利性,而是會談網際網路購物如何提升商家的銷售,如何促進消費,如何創造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
其實這跟提升老百姓購物便利性並不衝突,但從這種看待問題的角度就足以對映出大家對網際網路的看法。
這也是胡永對於何成的需求論格外震驚的原因,同樣是把網際網路當工具,但何成的需求論出發點,是使用者。
所以rose事件給當下研究網際網路,推動網際網路的人帶來的震撼在於,從1994年開始,大家就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網際網路促進發展,可網際網路在國內引發的第一次頗具影響力的事件,似乎與經濟發展,工業發展,現代化發展都沒有任何關係。
就是一次單純的社會事件。
所以網際網路到底是什麼,它的價值和屬性到底是什麼,因為一場rose事件,展開了劇烈的討論。
然而關於這個討論,在1996年的2月份顯然是沒有定論的,結果這個時候又發生了一起影響頗大的網際網路事件,這個事件,好像又跟經濟發展,工業發展,現代化發展並沒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