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2/5頁)
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沒人監督,趁機一飽口福而已。
吃飯是在一個小房間裡,除了吳晨他們這些來客之外,就只有劉老一個人,其它的護衛保姆另有別處吃飯,連鐵老大也並未到席。
一場飯,吃得頗有些熱鬧,劉老也很有興致,盡挑著一盆東坡肉吃,看得吳晨都有些心酸了,這得有多飢渴啊!話說咱鄉下也沒這麼慘啊。
第277章水到渠成
午大家都休息了一下,到了下午,又擺開龍門陣,卻是說起吳晨那副古畫來,像這類“馬上封侯”寓意的畫作,在明清兩代,著實不少。
因為沒有落款,只能透過紙張、畫面斷定年代,再透過畫意筆觸判斷作者,經過劉老跟田老的一直鑑定,卻初定為清早期宮廷畫家沈銓的作品。
說到沈銓,行外人大都不聞其名,吳晨也是稀裡糊塗的,他對書畫本來就瞭解得少,除了幾個名聲在外的大師或者民間廣為傳誦者之外,其它的名家都沒什麼印象。
就連徐少東,也知之甚少,雖然馬老也是博納百家,但是他自己卻是主攻瓷器,對其它類別也只是有個大致瞭解。
這個沈銓,也算是一個人,在雍正九年,應日本天皇之聘,偕弟子鄭培、高鈞等東渡日本,歷時3年,形成“南蘋派”寫生畫,深受日人推崇,被稱為“舶來畫家第一”,從習畫者頗多,日本江戶時代長崎畫派即在其影響下形成,尤以圓山應舉最為著名。
歸國後,朝廷便下旨命沈銓作畫上貢,乾隆7年作《花蕊夫人宮詞意》受到好評,除此,沈銓還陸續為宮廷作吉祥寓意之畫,由此沈銓及弟子童衡在國畫史上被稱為宮廷畫家,在乾隆27年81歲的沈銓還能作《花鳥圖》。
其傳世的作品有《五倫圖》、《柳陰驚禽》、《秋花狸奴圖》、《盤桃雙雉圖》、《松鶴圖》、《梅花綬帶圖》、《鶴群圖》、《松鹿圖》等。特別是在78歲高齡所作的《雙鶴圖》,構圖飽滿,筆力雄健,被譽為晚年精品。
只是不知道為何,這一副《馬上封侯》並未落款,而且還被作為居家懸掛之物,很可能是一副試手之作。
近些年,沈銓的作品市場價格不斷攀升,近期的拍賣會上,《松溪群鹿圖》更是以2800萬元人民幣落槌,加上佣金,成交價達3080萬元人民幣。
但是這副畫作,因為沒有落款,也未收入圖錄,因此即便是真跡,市場價格也高不到哪裡去,劉老就建議吳晨自己收藏著,全當做研究用吧。
吳晨便把那副《馬上封侯》給收了起來,準備回頭掛到格古齋去,怎麼說,也是一副真跡,而且寓意也好!格古齋也不能總靠一些仿品或者工藝品撐門面。
話說吳晨每次去榮寶齋,都被那掛滿各個房間跟走廊的字畫給震撼了,百年老店,這底蘊那叫一個槓槓的。雖然格古齋剛開業,現在裡面恐怕連一件像樣的物件都拿不出手,不過他也不心急,慢慢來唄,就先從這一張沈銓的無款《馬上封侯》開始!
“這小子命真硬!什麼都能讓他碰到,老天特意眷顧啊!”沒等吳晨收完,徐少東先表了一通感慨,同人不同命,說得就是如此了吧。
這話說得眾人都是哈哈一笑,孔四卻是心裡得意,別看吳晨弄了那麼多東西,跟自己還是沒法!就自己手裡那把太阿古劍,要是拿出來,還不得震驚整個行業!
不過他也知道懷璧其罪的道理,就這把劍,萬一透出一點風聲,還不知道多少人盯著,黑白兩道,明裡暗裡,防不勝防!再加上這次鳳凰山之行的遭遇,實在過於匪夷所思,吳晨又特意叮囑大家不得說出去,他也就沒有跟任何人說,對田老也都沒有提及。
“這就是天賦!在我們這個行當,幾乎每個朝代都會有出類拔萃的鑑賞大師。”田老笑過之後,緩緩的說道,“這些人大都是天生神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