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強奪安慶 (第2/3頁)
鑫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吉就拔刀一躍先登,腳才落在甲板上,刀已揮出,一名太平軍水手橫過步槍擋住刀,王吉下邊一腳,踹倒太平軍水手,一刀劈下,不料一槍飛來,正中王吉手腕,刀掉地上,又一槍擊中王吉右腿,王吉倒地,後上幾名清兵均被擊斃,太平軍士兵看王吉清軍大官打扮就沒打他的要害。此時,太平軍其餘木製戰艦趕到,四處開炮攻擊清軍艦船,清軍艦船靠水手人力划槳,不光速度慢,水手傷亡還造成艦隻執行不靈,許多艦船因水手傷亡速度變慢,然後被太平軍艦船追上,殺掉剩下的水手,無人划槳的舢板、長龍、輜重船就順風慢慢漂浮在水面了,還有的一側水手死的比另一側多,船就在水中打起了圈,慌亂的水手還在只顧拼命劃。半天過去,清軍雖然艦船多,但都落後,速度慢排水量小還都是木製,經過激戰,清軍傷亡慘重,各類艦隻被擊沉一百餘艘,被俘一百五十來艘,李朝斌帶著餘下艦隻撇下輜重船倉皇逃竄,太平軍艦船包圍了輜重船,五十艘輜重船和五營陸戰兵均打起了降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洪澤湖之戰結束,清軍水師元氣大傷,廖忠帶著水師陸戰卒、陸師探子卒一起登岸,與各地天道教義軍一起在水軍艦船用艦炮提供火力支援下,連克泗州城、盱眙縣、天長縣、五河縣,太平軍水師掌握了淮河出長江的水路。接著太平軍水師艦船載著水師陸戰卒出長江,攻取樅陽,並以此為基地,用艦炮沿江轟擊安慶城。時清軍宿松、太湖、潛山、石牌均下,只有張朝爵攻桐城不下,還被清軍桐城知縣薛元啟反擊,損失了五十多名弟兄和天道教義軍五百多人。關保急令第二旅副旅帥寧三省帶一營兵與張朝爵一起去奪桐城,張朝爵帶本部殘兵敗將和天道教義軍回攻桐城,薛元啟出兵與之交戰,張朝爵敗退,薛元啟追趕,中了寧三省埋伏,薛元啟敗回,寧三省集中炮火攻城,薛元啟守不住,棄城而逃,至此安慶府城已完全處於太平軍包圍之中。關保兵進掛車河,清廷安徽巡撫唐訓方見安慶危急,一面奏請清廷增援,一面回師來救安慶。
河南團練大臣張曜部二萬多人從舒城直取桐城,安慶協副將鞠登梗帶三千人緊守集賢關,宿州守備譚新益帶宿州八百敗兵在菱湖北岸築壘,泗州都司顏連玉帶泗州一千敗兵在菱湖南岸築壘 。時安慶知府孫衣言丁憂,清廷奪情,只得帶臨時拼湊的團練兵五千名困守安慶城。關保部已到掛車河,挖壕築壘,並派第二旅第一卒(缺一營)擊潰鄉勇搶佔赤崗嶺,關保把師部設於青草塥。安慶府天道教教士安修林帶著二千多人來見關保,安慶府經過幾次大戰,清軍奪取安慶後對安慶城的燒殺擄掠,造成了安慶人口銳減,所以天道教也只有這麼多人馬,不過安修林帶來一個好訊息,懷寧縣傳教尚可志和一些天道教徒被強徵入團練,現正在安慶府城中。
寧三省帶一營兵與天道教義軍三千人駐守桐城,以一隊兵及天道教義軍五百人在西山築壘防守,張朝爵則帶本部人馬與天道教義軍二千人駐北峽關。張曜猛攻北峽關,張朝爵拼死抵抗,所幸太平軍槍炮犀利,營屬三門六磅宣武野炮及全營三百多支短槍、步槍依託壘堡給了清軍極大殺傷。張曜被阻於北峽關,開歸鎮總兵陳國瑞八千人也趕到北峽關,清軍兵力大盛,陳國瑞督著湘軍,以少量洋槍、洋炮、抬槍、鳥槍作掩護,舉著刀矛吶喊著向關上猛撲,張朝爵見清兵勢大,面有土色,竟溜下了關,不知跑哪裡去了見,義軍見營官不見,軍心難免慌亂,被清軍佔了幾壘。關鍵時刻,營佈教顏虎大吼大叫一聲,刺刀上槍,與副營官聶雙全一起衝出關,奪回原失幾壘。太平軍平時訓練極為刻苦,射擊、刺殺均精,清兵難以取勝,只得與其相持 。正當北峽關太平軍與清兵鏖戰之時,關保部第二旅帥魯能達帶本部開始攻擊安慶外圍。鞠登梗、譚新益、顏連玉皆湘軍老人,手下也都是湘軍精銳。鞠登梗的集賢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