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執著精神在今天的相聲界“不可多得”。他把郭德綱的刻苦勤奮歸結為他今天一鳴驚人的原因。常老非常反感有人稱郭德綱是“暴發戶”,“郭德綱在北京堅持了這麼多年,能有現在的名氣是厚積薄發,趕上一個合適的契機,怎麼能夠說是暴發戶呢?”

談及京津兩地相聲這些年發展的特點,常貴田認為按照地緣位置來對相聲加以區分是不合常理的,“相聲只有流派的區分,沒有地點的區分,不論是北京還是天津,它們都是相聲”。他認為,以侯寶林為代表的侯派和馬三立為代表的馬派相比較,“侯派相聲以學唱為主,侯寶林和郭啟儒兩位老師合作,形成的是一頭沉的特點。他們站在觀眾之上,以說教和批評來和觀眾互動;而馬三立的相聲都是運用第一人稱,以自己的形象再現他人的事情”。巧合的是,兩個人分居京津,慢慢地也就被看作是兩地相聲的代表人物。

除了馬派和侯派,常貴田所在的常家也可算得上是自成一派,而說到他們的地緣歸屬,卻很難加以界定。“常派”相聲的代表人物是常寶人稱“小蘑菇”。上世紀30年代,年方十一二歲的常寶已經紅遍了天津。但是常寶華卻在六七歲時,就從天津回到北京,在父親常連安開辦的啟明茶社裡苦學成才,解放後常寶華成為第一個進入部隊工作的相聲演員,常家也在北京落戶。常老開玩笑地說:“說起來,我們也算是從天津過來的資格很老的相聲‘北漂’了。”

崔琦分析,相聲藝人的流動性本身就比較大,相對而言,北京的市場更為廣闊,文藝團體的數量也比天津要多得多,提供給相聲演員的機會自然也是天津所無法比擬的。大樹底下好乘涼,天津的優秀相聲人才被吸納到北京也就變成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中,中國傳統藝術的生存與發展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相聲也不例外,不少相聲演員也開始選擇更為多元化的發展空間,走向小品舞臺的黃宏、鞏漢林;走上主持人舞臺的汪洋、趙寶樂;以及在影視劇領域有出色表現的馮鞏、劉亞津,都曾經是“正宗”的相聲演員。和天津相比,北京無疑給這些相聲人才提供了更多施展才華的機會,利用他們當年學習相聲時打下的堅實基本功在北京“漂”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出了一個郭德綱,對於今天的中國相聲還遠遠不夠,正如常寶華所說“相聲界現在最需要的是團結,而不是盲目的嫉妒和排斥,不管是天津的還是北京的,不管是王德綱還是李德綱,只要能對振興相聲有益,大家就應該舉雙手歡迎”。

楊少華、楊議父子:給你歡樂,給我飯吃

天津相聲演員楊議近幾年和他父親楊少華合說的一系列的父子題材的相聲受到觀眾的歡迎,北京曲藝團為此還將楊議簽到了北京。然而和郭德綱不同的是,楊議並沒有就此留在北京發展他的事業,反而重新回到天津,把那裡當成了自己的根據地。去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工作室,與父親楊少華聯袂擔綱主演了電視劇《楊光的快樂生活》,在全國十多個地方衛視播出,受到全國觀眾的喜愛,並創造了天津本地黃金時間電視劇的收視紀錄。與此同時,他也沒有離開“戀戰”多年的相聲舞臺,2006年元宵節,他還接受了湖南衛視的邀請,和父親再次登臺獻藝。

已經年至耄耋的楊少華年輕時並沒有成為大腕,從天津曲藝團退休後,幫著兒子楊議捧哏,卻捧出了一對全國知名的父子組合。楊少華告訴記者,給兒子楊議捧哏已經有20年的歷史了,但是礙於中國傳統道德的禁忌,兒子不能跟爸爸開玩笑,所以兩人不能在舞臺上公開父子身份,直到兩人名氣越來越大,從天津說到北京,1998年參加中央電視臺《週末喜相逢》節目錄制的時候,導演建議兩人公開父子身份,並據此設計包袱。楊少華和楊議父子接受這個提議,合說了第一個父子題材的相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花千骨重生

花千骨重生

瞎說唄
遊戲 完結 2萬字
穿書八零我在反派家當團寵

穿書八零我在反派家當團寵

嬌嬌殿下
於商商意外穿進一本自己吐槽過的重生年代小說裡,成了一個孤兒女配。該女配出場不過百字就掛了,而於商商剛來便面臨即將掛掉的場面。於是為了活下去於商商不得不靠乞討來養活自己,只是,剛開始乞討便被文中反派一家給盯上了,反派一家六口為了能有女兒妹妹連夜將於商商打包帶回家。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的於商商就這樣多了一對父母和四個便宜哥哥。被這從天而降的幸福砸的團團轉的於商商還沒來得及緩過神來,卻意外發現自己有金手
遊戲 連載 4萬字
修道王

修道王

花旗
遊戲 完結 9萬字
鳳於九天14+詭奇之局

鳳於九天14+詭奇之局

痛罰
遊戲 完結 10萬字
諸生大帝

諸生大帝

紅色風帆
遊戲 完結 3萬字
人妖王后

人妖王后

不受約束
遊戲 完結 2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