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未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電光石火之間,衛蘇想到了很多。

被他偷換的這三個字已經暴露,但這並不能說明……沈星燭究竟知道了多少。

她尚且還不知道這三個字背後究竟代表著什麼,所以才會來質問他。

但同時,她一定已經知道了這三個字的意義很重要,並且可能關係重大,和李紅綾遲遲不肯結束城外最後之戰的目的有關係。

畢竟……李紅綾的可疑舉動,只要是稍微長點心的,仔細一想,都會感覺到不對勁。

衛蘇心裡不由得有些後悔因一時之氣,便引沈星燭入局,企圖讓她為自己所用。

如果換成是旁人,那麼李紅綾和他,多少都會再帶幾分警惕心。

但是對方偏偏是沈星燭。

沈星燭行走人間的道太有名,只要聽過她的名字,便會下意識覺得,只要行事沒有與她的道相悖,她就絕對不會多管閒事。

甚而,就算稍稍觸及一點底線,她大約也不會如何計較,只要你能夠講出道理,為自己辯護。

曾經便有一個極為有名的例子。

說有一凡人,本是那晉陽國來安山下一個普通樵夫,每日砍柴為生。

雖家中清貧,卻也有糟糠妻子,一對兒女,其樂融融,共享天倫,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樵夫不過如尋常那般出門砍柴,回來時卻發現家中妻子皆死於非命,房屋坍塌進一個大洞。

一問才知,原來附近有抱月境修行者爭鬥,鬥法時其中一人不慎被擊落,恰巧便落在了樵夫屋子上。

池魚之禍,無妄之災。

樵夫性情大變,尋仙問道,只為復仇,因此被一魔修看中,收為弟子。

三年之後,依靠魔修功法直入登樓境的樵夫找到了昔日的仇敵,卻發現此人為突破宗師境界選擇了化凡,家中亦有妻子兒女。

當年的凡人與修行者調換了位置,樵夫早已不是當年的樵夫,而是滿手鮮血的魔修。

他一掌劈碎了對方妻子的腦袋,又將那一雙兒女當其面烹煮以洩三年之恨。

正欲斬殺那修行者時,遇見了沈星燭。

修行者連忙求救,魔修亦不敢動作。

此時其兒女尚有一息存活,沈星燭見此情形,先問:“你的兒女可曾修行?”

修行者如實回答:“我雖化凡,卻不忍見兒女受病苦所害,因此教授他們煉氣之法。”

沈星燭道:“修行者相爭,各憑本事,我不救。”

於是這對兒女死不瞑目。

修行者絕望哀嚎,魔修卻大笑起來:“當年之恨,此刻已解了,我不殺你,我要你悔恨一生。”

沈星燭又問:“你可曾修行?”

修行者道:“化凡之軀,修為盡散矣。”

沈星燭道:“此時你強行蛻凡入道,修為將退至登樓境,你殺不了他。”

修行者忽而大笑一聲,撞在魔修刀上,當場死亡。

魔修還沒回過神來,就聽見沈星燭說:

“你殺凡人,此為失道,當斬。”

於是,魔修被沈星燭斬殺。

此事若讓旁人來判,多半是囫圇不清,根本不知道誰對誰錯。

但在沈星燭這兒,竟然意外地清楚明白。

她無需知道旁人的對錯,只管己道的得與失。

最終兩人皆死,恩怨輪迴在此休止,竟令人覺得這結局也算不錯。

也曾有人認為,沈星燭當時開口提醒,就是故意讓修行者自戕,好讓魔修犯下錯誤。

但做出決定的是這修行者自己,與沈星燭大抵是沒什麼關係的……

由此,

衛蘇知道,在沈星燭找到確鑿的證據之前,是絕對不會輕易殺人的。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我就是道,爾等臣服

我就是道,爾等臣服

那年明月光
大道萬千,終歸於一。</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我就是道,爾等臣服》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我就是道,爾等臣服:</p>
武俠 連載 146萬字
挽山河

挽山河

四兩碎銀
關於挽山河: “君此去可殺仙人否”“三尺青鋒,笑仙人不自量力爾”
武俠 連載 13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