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莫論皇家事 (第2/3頁)
十三閒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穩定而持久的泡沫。
擊拂,是點茶的關鍵,用茶匙或茶筅、茶筋等工具攪動茶湯,使之產生餑沫,乃至咬盞掛杯,幻化出花草蟲魚之類現象。
茶匙要重,擊拂有力,擊拂無力,茶不發力。
宋徽宗趙佶認為要注湯擊拂七次,每一次需要使用的力度和方式都不一樣,直至濃度適中、乳花洶湧則止。
最後就是置託,湯花呈現出美麗顏色之後,將茶盞置於漆器或同材質茶托之上。
看到崔白拿出了一個精緻的木盒,準備點茶,呂顧頓時來了興致,一臉躍躍欲試:「子西兄,要鬥茶麼?」
「鬥茶」即比賽點茶的優劣,又名鬥茗、茗戰。
點茶完畢,如果只是一個人欣賞,未免寂寞,如果一下就喝下去了,未免浪費了之前那麼多功夫,於是「鬥茶」這項文人墨客樂此不疲的娛樂,便應運而生。
「鬥茶?」
崔白抬頭瞄了他一眼,淡笑道,「我可沒工夫與你鬥茶,一會兒還要作畫。」
呂顧也不失望,他對崔白的畫作比對鬥茶更有興趣,聞言又道:「也罷,待會兒我便看你作畫好了。」
其時,北宋宮廷的花鳥畫,主導風格是以五代宮廷畫家黃筌、黃居父子二人為代表的「黃家富貴」一路。
他們的特點之一,是對於物象極為細緻、達到逼真效果的刻畫。
北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論黃、徐體異」時說:「黃家富貴,徐熙野逸。」
並指出,黃派之畫多寫禁中珍禽瑞鳥,奇花怪石,用筆工整,設色堂皇。
此派畫法,以細挺的墨線鉤出輪廓,然後填彩,即所謂「鉤填法」,後人評為「鉤勒填彩旨趣濃艷」。
入宋後,當時凡畫花鳥,無不以「黃家體制為準」。
而相形之下,崔白的畫法淡雅而善於變通,與宮廷繪畫筆墨工緻的面貌相比要好了許多。
他不僅擅畫花荷鳧雁,而且畫佛道鬼神、山水、人物亦精妙絕倫,尤長於寫生。
崔白所畫鵝、蟬、雀堪稱三絕,手法細緻,形象真實,生動傳神,富於逸情野趣。
呂顧雖自稱見多識廣,在第一次看到崔白所畫的《竹鷗圖》時,也是驚為天人。
他認為崔白的畫風在於創新,善於「揚棄」,既繼承吸取了黃家畫風的優秀精華,又大膽地拋棄了千篇一律的宮廷閒逸仕女、花鳥工筆畫風,或將開創一個新格局!
「一改『黃家體制為準』,開創花鳥畫新畫風……」
呂顧看向一旁兩鬢斑白,一臉淡然的崔白,心中暗暗震驚,「這可是名垂畫史的大事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