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扛吧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老師,這場戲跟您對戲的角色還都是陌生人,一般人不會對陌生人外放情緒。
一個成年人,特別是飽經風霜的成年人,他們的情緒都是內斂的。”
“只有到崩潰的時候,才會釋放出負面情緒。”
趙鴻只是演了一點,就跟張愛加解釋自己的理解。
語氣尊敬,沒有什麼逾越之舉。
要說敬畏,那是沒有的,演藝圈他不會敬畏任何人。
畢竟他也站到過那個高度,跟同高度的人,是不可能存在敬畏的,只有交流。
對張愛加尊敬是有原因的,不管前世今生他都屬於晚輩。
而且翻開張愛加的履歷,那可真是牛逼………
人家不僅僅是影后那麼簡單,行業地位很高,在港臺影壇是皇太后般的人物,還是80年代港臺電影新浪潮的參與者與推動者。
可以這麼說,在業內絕對是一番位置。
記住,是業內地位,不是外界靠知名度排位的邏輯。
臺前的都是小嘍囉!大佬基本都在幕後。
看了趙鴻的表演,聽著他的解釋,張愛加朝他點了點頭,然後低頭開始思考起來。
她也意識到將自己的“絕望”外放不是一件好事,不符合文藝的風格。
這就像“冰山法則”,露出水面的顯性資訊只是一部分,而這一小部分不足以震撼人,掩藏在水面下的資訊才是讓人震撼的資訊。
掩藏的資訊是包含了深度的,就要讓觀眾自己去想象,或者透過敘事展現,如果一開始就表露出來,就會讓人失去期待感。
因為觀眾基本已經猜到你家發生了什麼事。
猜到的資訊對觀眾來說是不震撼的,也不足以有期待感。
周圍其它人看張愛加真的在思考趙鴻給的建議,不免面面相覷。
這位在影壇沉浮數十年,演過無數電影,更是“皇太后”般的人物,現在居然被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教育該如何表演。
笵小胖目光灼灼的看著!
李遇坐回到自己的導演位,回看剛才的片段,試圖尋找更多的問題。
“你的建議很好,是應該內斂一點,我的情緒過度外放,就會存在特意的煽情,這確實不能讓觀眾產生思考。”
張愛加抬起頭,贊同的說了一句,看著趙鴻道:“欸,我以前怎麼沒聽說過你?”
有這般見解,按理說他應該聽說過這麼個人的。
“噢,我之前一直在跑龍套,沒有見過我是應該的。”趙鴻這回選擇實話實說。
這讓那邊的方力訝異,你之前不是說演過徐客和老謀子的戲嗎?
演戲該不會是跑龍套吧?
就連笵小胖和李遇也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這裡所有人都有種上當受騙的趕腳。
這小青年,不老實啊!
只有張愛加覺得無所謂,她這個層次,根本不看一個人的背景和履歷,只看本事。
她當年提拔李中盛時,對方也只是個駐唱小歌手,也不影響別人成為音樂“教父”級別的人物。
“好好努力,你會成為非常出色的演員。”
張愛加點了點頭,微笑著勉勵了一句,就走開了。
她手上還拿著劇本,可能想要再琢磨一下角色內心。
顯然是個對電影很認真的人。
趙鴻也只是默默的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他做這些當然是有目的的,但現在還不是說出來的時候。
靠著別人介紹的資源往上爬?
一點都不現實!
看到張愛加走了,其它工作人員也有些意興闌珊,和同伴議論著散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