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進/朱新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年4月,四野70萬大軍分3路南下;9月中旬,作為主力前鋒的38軍挺進湘西,先後解放了十餘座縣城;隨後,47軍、46軍136師等部奉命進入湘西剿匪。
10月底,47軍139師、141師奉命配合二野第3兵團入川作戰,湘西地區僅留建制並不齊全的140師駐守,匪患繼而泛起猖獗。倪進的《野菊》便主要以這一階段的剿匪過程為背景。
1950年1月,47軍入川主力奉命返回湘西,執行剿匪建政任務。至1951年2月赴朝參戰為止,共殲匪9萬餘人。
在我採訪和查閱相關資料的過程中,還瞭解到一些鮮為人知的史料。
作為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的47軍,當時編有日本籍和朝鮮籍(族)軍人。日籍軍人多為炮兵和衛生兵,朝籍(族)軍人在3個師中均有在編。
1949年初,金日成派遣朝鮮人民軍政治部主任金一秘密訪華,請求軍事支援。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有3個朝鮮師:164師、166師、156師。前兩師分別駐紮在瀋陽和長春,後者隨四野的主力部隊南下作戰。同年7月20日,164師、166師分別改稱朝鮮人民軍第5師、第6師,入朝;1950年4月18日,156師加上包括47軍在內的朝鮮籍戰士改稱朝鮮人民軍第7師,北上入朝;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
據時任47軍政治部幹事、原南工團學員劉傑老人回憶,當時47軍抽調了約兩個營的朝鮮籍指戰員,均配備了最好的武器裝備,在沅陵集中後北上。而該軍在1951年2月入朝參戰時,又補充進了湘西子弟,其中便有部分罪行輕並有悔過表現的&ldo;土匪&rdo;,他們或直接補入部隊,或編入擔架隊和運輸隊。
補記
據楊維勤老人回憶,他在上世紀80年代初,曾參觀過47軍的一次軍史展,其中並沒有湘西剿匪的內容,甚至在場的現役軍人也並不瞭解這段軍史。&ldo;作為正規部隊,歷來以正面戰場的惡仗硬仗為榮。&rdo;楊維勤老人說。可見,是現代人審視歷史的角度及閱讀心理的轉變,成就了《湘西剿匪記》和《烏龍山剿匪記》。反之,文學作品又為人們重現了那幾乎被遺忘了的歷史片斷。然而,歷史片斷畢竟有一定的侷限性,這也正是本書前言如此大篇幅交待歷史大背景的目的。
在此需要補記的還有,南工團作為一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特殊團隊,其學員的組成必然有一定的複雜性,面對歷史的考驗也必然會有不同的抉擇。在學員中,有因身體或視力不佳難以適應行軍任務而被勸返的,也有中途開小差臨陣脫逃的,王倬便是其中之一。1960年,王倬因偽造周恩來總理簽名騙取20萬元人民幣而被執行槍決。據時任47軍保衛部幹事、原南工團學員孟文野、張華老人回憶,在湘西剿匪時期,曾有兩名南工團學員組織叛變投敵,事發後被抓獲。本書便是以此為引子展開全文。之所以記述這段歷史,除了欲還原當時歷史背景的複雜性,最主要的也是為了映襯絕大多數熱血知識青年,面對殘酷現實進行抉擇的堅定性。
孟文野、張華老人還回憶到,在行軍至洞庭湖乘船赴常德途中,女學員郭家敏夜間不慎落水,最終連屍體也未找到,她,應該是南工團犧牲的第一人;女學員閻靜珍在湘西下鄉發動群眾時,被土匪槍殺。另據楊維勤、劉淑敏老人回憶,學員鄒立漢與區委書記王芝(倪進遺稿中有一個區委書記形象‐‐王純)下鄉時被數百土匪圍困,鄒持衝鋒鎗抗擊,不幸被俘,殘忍的匪兵將其碎屍三段,又放入磨盤碾磨;湘西當地學生王光旭,也是在下鄉工作途中被土匪截殺……事實上,這些熱血知識青年在不惜流血犧牲,親手打碎一個舊世界的同時,也在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