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榮博堪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真相。無常,為什麼不能來得溫和一些?
時間也是空間,隔開了災難與我們。對大多數人來說,只有隔著適當的距離,才能把事物看得更清楚,而太近,會被情緒淹沒,太遠,就遺忘了。
無常似乎總是不夠溫和,因為我們只有在面對強烈的痛苦、分離或死亡的時候,才會注意到無常。佛陀說諸行無常,一切和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我們能理解這層真理,但落實到個人體驗上,無常仍然是指事物不按我們的預期或喜好發展時,令人懊惱、憤慨的狀況。
說到底,我們還是不夠謙卑,不肯完全放下心中的傲慢和成見去認識無常。
如果我們認為某些無常是好的、溫和的、可以接受的,而某些無常是不可接受的,那麼我們並沒有真正領會諸行無常的深義。
如果我們認為某些人、某些物、某些現象理所應當比其他人、物、現象更具恆常性,那麼我們也沒有真正領會諸行無常的深義。
地震後,有些弟子問我,為什麼在全民信佛、寺廟遍佈的藏區也會發生這樣的災難?
出於虔誠的信心,很多人會想:凡是與佛教相關的東西都應該能夠憑藉某種神秘的力量而逃脫無常的定律。
看來大家還是願意相信在二元認知的範疇記憶體在一個恆常的東西,期待自己敬仰傾慕的人,自己喜愛、熟悉的事物和狀況永遠保持讓人滿意放心的那個樣子,然而佛陀希望我們明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會耗盡,都是無常的,沒有例外。
即使佛陀本人也示現了疾病、衰老和圓寂。在佛陀的教法下,具足地道功德和神變的結集經教的五百阿羅漢,以及後世無數的大成就者,四大自在,水不能溺,火不能焚,遠離損害,最終也都一一趣入涅槃。
當年學者雲集、盛極一時的印度那爛陀寺,曾是佛法傳播的中心,後被外道侵佔、摧毀,如今只剩下荒野裡幾處殘垣斷壁。蓮花生大士開光的桑耶三層寶頂宮殿,遭受火災,毀於一旦。阿育王興建的佛塔,美輪美奐,現在也化成了風中的粉末,消逝無蹤。
佛陀傳下來的八萬四千法門,無數的經典,一部部都將失傳。光芒萬丈的教法,給無量眾生帶來利益、引導我們究竟解脫的具有不可思議加持力的教法,終將示現湮沒在時光的長河之中。
三寶的護佑和加持,不是要強化自我和安全的幻覺,讓我們相信自己套上了一個&ldo;金鐘罩&rdo;,從此刀槍不入,水火不侵。懷著這種心態面對變化莫測的世界,我們只會更脆弱。
三寶的加持,關乎我們內心的轉化。不論透過何種形式表達對三寶的皈依,如果我們的內心因此而不斷地向著良善的方向轉化,空性的見解和菩提心不斷地增上,那便是得到護佑和加持了,因為沒有什麼比這更能讓一個人的內心堅韌、寬廣。
有人說這次地震,震區的藏族人面對家破人亡,表現出了別樣的悲傷:沒有慟哭、沒有呼喊。街邊的廢墟提醒著地震的剛剛發生,而整個城鎮的氛圍卻是平靜的。
人們積極地自救,互相幫助。年僅幾歲的孩子靠著一雙手挖,硬是把壓在廢墟下面的奶奶救了出來;有的人自己家裡遭了災,失去了親人和房子,但是和活下來的人一起步行了近一個小時,去幫助另一個朋友;帳篷醫院裡,年輕的母親用藏袍兜著一歲大的女兒,見有人向孩子表示友好,她轉過身讓小孩離問候的人更近一些。由於語言不通,她只回頭輕輕地笑,而她的丈夫在剛才的地震中去世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