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榮博堪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時五明佛學院的日布多傑活佛正在東廓神山閉關,他也親眼看到了這一情景。&ldo;看著這隻猴子每天放羊,真的讓人覺得它就是這個家庭中的一員。&rdo;活佛曾經這樣對我講。
我想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是無因無緣的,我們沒有神通,但有神通的人一定能看到這件事背後的因緣。對於沒有證悟空性的人來說,輪迴真實不虛。如果我們沒有捨棄對今生來世的貪戀,即使我們表面上在修持佛法,也很難從輪迴中得到解脫。
以上所講就是關於共同外前行的修法。透過修共同外前行,我們相續中應當對整個六道輪迴生起真實的厭離心,逐漸放棄對現世享樂的希求,一心一意尋求解脫,這就是我們所講的出離心。
在進入佛門後,如果能把世間一切完全放下,當然非常好。但要真正做到這點很不容易,如果暫時放不下,可以一步一步修持逐漸放下對世間的執著,這樣將來才有機會得到解脫。
打好外前行的基礎非常重要。在修行時,共同外前行可以單獨修,也可以與不共內前行一起修。修行前一定要仔細閱讀發給大家的這本《普賢上師言教》。這個修法非常簡單,也容易理解,對修行人來講又很重要,所以在藏地寧瑪巴教法中,不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最初進入佛門,一般都要修學《普賢上師言教》。
法王如意寶以前在佛學院幾乎每年神變月都宣講一遍。我現在包括從上師處聽聞,再加上自己為弟子講解,至少也看過幾十遍了。我向大家提一個要求,就是每一個得到《普賢上師言教》法本的人都要發願,今生至少要精讀十遍。對於真正追求解脫的人來講,這應該是非常容易做到的。
下面我簡單講一下不共內前行的修法。不共內前行包括皈依、發菩提心、金剛薩埵百字明、供養曼荼羅和磕大頭五個修法,也叫&ldo;五加行&rdo;。
一、皈依
皈依就是發願將佛教作為自己的信仰,跟隨三寶修學正法。皈依不但是一切正法之門,也是得到一切戒律的基礎。趨入正道,修持佛法,最終得到解脫與安樂,唯有從皈依開始。
幾天前一位女士來見我,她說:&ldo;師父,我的經濟條件很好,在社會上的地位也不錯,平時與公司裡的同事在一起時,大家互相讚嘆或者一起吃喝享樂,外人從表面上看,我們應該是非常快樂的。但時間一長,我一個人的時候,心裡總覺得生活非常無聊,沒有一點安樂可言。您說這是為什麼呢?&rdo;
&ldo;你應該試著建立一種精神信仰,讓自己的內心充實、安定起來。物質生活是很容易讓人厭倦的,慾望沒有滿足時不甘心,一旦滿足馬上生厭。如果沒有精神層面的追求和信仰,生活很容易就陷入這種不甘心和厭倦的迴圈中,心裡越來越浮躁、空虛。真正的信仰能幫你排遣內心的負面情緒,使生活平衡喜樂。&rdo;對她的問題,我是這樣回答的。
我還見過一些人,學習佛法很長時間了,不少人還定期參加寺廟組織的學習,他們講起佛法來頭頭是道,卻始終沒有皈依。有人雖然皈依了,卻連&ldo;三寶&rdo;的法義都不知道,很難說這樣是真正的皈依。
一個人無論他看上去有多麼高的見解、多麼深的修行、多麼玄妙的行為,如果對三寶沒有堅定的信心,不具備隨學三寶的誓願,他就不能算是佛教徒。
1在修持皈依前,應該端正自己的發心。
有人皈依只為自己今生安樂,將來得到人天福報,這是下士道發心;有人是為自己解脫輪迴而皈依,這是中士道發心;有人是為所有眾生的解脫與成佛而皈依,這是上士道發心。大家在修持皈依時一定要按照上士道的發心修持。
2端正發心後,首先應該請一張皈依境的唐卡,由上師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