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科技賦能,醫療升級 (第2/3頁)
青甲書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終於,在經過72小時的奮戰後,技術團隊傳來捷報:
他們成功開發出了新的介面程式,實現了檢驗裝置與資訊化系統的無縫對接!
訊息傳來,整個醫院都沸騰了。
看著資料在系統間暢通流動,李秀梅和王工相視一笑,所有的疲憊都化作了欣慰。
系統正式上線的那天,李秀梅親自試用了一番。
她開啟電子病歷系統,輸入患者姓名,病人的所有資訊,包括病史、檢查結果、治療方案等都一目瞭然地顯示在螢幕上。
“真是太方便了!”李秀梅不禁感嘆道。
她又嘗試著使用遠端會診系統,與遠在烏魯木齊的專家進行了一次影片連線。
專家實時檢視了患者的影像資料,並給出了專業的診療建議。
“資訊化醫療,未來可期啊……”李秀梅喃喃自語道。
然而,她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目光也變得堅定起來:“不行,我得……”
李秀梅深吸一口氣,快步走到辦公桌前,拿起電話撥通了王院長的號碼,“王院長,資訊化系統現在執行良好,但當務之急是要讓所有醫護人員都熟練掌握操作方法。我建議立即組織多場培訓,分批進行,確保每個人都能跟上!”
王院長對李秀梅的提議表示贊同。
很快,醫院就安排了多場資訊化系統操作培訓。
李秀梅親自上陣,從最基礎的操作講起,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實際案例,耐心細緻地講解系統的各項功能和使用方法。
為了讓培訓更具針對性,李秀梅還特意將醫護人員按照科室、年齡、操作熟練程度等進行了分組,並根據不同組別的需求,調整培訓內容和進度。
在她的帶動下,醫護人員的學習熱情高漲,大家積極參與培訓,認真做筆記,不懂就問。
從開始的陌生和抗拒,到逐漸熟悉和接受,再到最後的熟練應用,醫護人員們切身感受到了資訊化系統帶來的便利和高效。
然而,隨著系統應用的不斷深入,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由於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系統的日常維護、故障排除、版本升級等工作都難以得到保障。
這就像一顆定時炸彈,讓李秀梅寢食難安。
“必須儘快招聘更多的技術人才!”李秀梅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她找到王院長,詳細闡述了目前面臨的困境和未來的發展需求。
王院長表示支援,但他也坦言,在當地招聘合格的技術人才並不容易。
“我明白,”李秀梅堅定地說,“但我不會放棄,我一定要……”
她停頓了一下,目光望向窗外。
那裡,是廣闊無垠的天空,承載著她對未來的期許和決心。
“我明白,”李秀梅堅定地說,“但我不會放棄,我一定要把資訊化醫療這條路走下去,為新疆的醫療事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她開始積極聯絡內地高校和企業,尋求技術支援和人才輸送。
她像一隻不知疲倦的蜜蜂,奔波於醫院、學校、企業之間,向專家學者請教經驗,與企業負責人洽談合作,為新疆的資訊化醫療建設尋找一切可能的資源。
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李秀梅的不懈努力下,一批又一批來自內地的技術專家來到醫院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
他們帶來了先進的理念和技術,為醫院的資訊化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時,醫院也加大了人才招聘力度。
透過提供優厚的待遇和發展平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畢業生紮根邊疆,投身到新疆的醫療事業中。
隨著資訊化建設的不斷推進,醫院的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