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都是活神仙 (第2/2頁)
無相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姓可就受了苦。
但是今年種了馬鈴薯之後大家才發現這東西的好處,馬鈴薯長得就和山間野草一樣,零零散散的種植在田間地頭海盜很難發現。
本地有一個村坊今年遭遇海盜洗劫,海盜將地面上的所有作物全部付之一炬,原本百姓以為那個村子今年肯定要餓死人,卻沒想到過了幾天在一片焦土之上馬鈴薯的塊莖居然又長出嫩芽。
馬鈴薯的植株耐候性極強,只要地下的塊莖沒有被燒熟依舊可以重新發芽。
不光可以用來抵抗海盜,就是官府收稅看課時農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對付。
這種作物的優勢越是在貧苦的地方越能顯現。
為百姓帶來了如此優秀的作物,王文龍獲得村民們如神仙一般的敬仰也就自然而然了。
陳經綸來找王文龍的時候,看見王文龍的模樣就忍俊不禁。
村民們剛剛散去,此時王文龍懷中塞滿了菜蔬,手上沒地方拿了,村民們便恭恭敬敬的把蔬菜擺在王文龍身旁。
大大小小各色各樣的一堆蔬菜,其中不少還是村民專門從家裡選的漂亮的拿來,上百戶村民都來送菜,弄的王文龍跟個擺攤的菜販似的,大家去後王平保弓著腰在面前收拾都收拾不過來。
陳經綸說道:“只看這些瓜菜就知建陽推廣新作物為百姓多大利益。”
王文龍笑道:“這麼多菜也帶不回去,不若今日中午就讓廚子做了大家一起吃,瓜菜代能夠成功推廣,還是仰賴眾人之力,並非文龍之功勞。”
陳經綸聽到他這話也忍不住自豪。
今天的局面的確有他一份功勞,王文龍提出瓜菜代的辦法,但實際推廣中很多事情都是他在忙碌。
王文龍推廣紅薯和馬鈴薯種植,光是教授種植方法還不算,還得要教農民怎麼儲存薯類。
紅薯和馬鈴薯新鮮狀態下都難以長久儲存,長久儲存的辦法是中國百姓自己想出來的,先將新鮮的紅薯和馬鈴薯切片,再攤涼曬乾做成薯幹。
福建百姓因為大量食用紅薯,更是想出了先將紅薯蒸熟然後再曬乾製作成甜軟彈牙的地瓜乾的辦法。
這些辦法都是中國所獨有,在農業時代的生產條件下極大解決了薯類長久儲存的難題。
而相關的技術王文龍只是知道怎麼做,具體的實踐都是陳經綸去忙碌的。
陳經綸為了推廣新作物的種植以及儲存技術忙了小半年,任勞任怨,毫無怨言,他是真心想要解救百姓的饑荒。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心,所以在王文龍前世為紀念紅薯推廣所建的仙薯廟中陳經綸也是陪祀的神靈之一,可見在八閩百姓心中對陳經綸的貢獻之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