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錄遺卷首王文龍 (第2/2頁)
無相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龍當不了官就意味著出不了大問題,萬一日後王文龍聲名鵲起,他韓擢也能落得一個選賢舉能之名。
即使王文龍不能獲得名聲,留下這麼一個人情對他來說也是惠而不費。
所以韓擢見王文龍上門頗為高興,就在後衙準備了一頓飯菜,還找了幾個清客幕僚出來陪坐。
吃了一餐酒席之後韓擢讓自己手下的吏員親自帶著王文龍去跑關係,雖然得到了監生的名額,但是既然是納貢,錢是不可能不交的。
之後的兩天王文龍拿上韓擢的書信就奔上福州,他先到李光縉的書房櫃上支了一百八十多兩存款,接著去福州藩庫交錢,討了庫收做憑據之後又提著禮物書信去拜福建提學。
提學大人的面自然是見不到的,但是上下官員看韓擢的面子還是對王文龍頗為熱情。
韓擢給王文龍的這個名額是今年的錄遺,能夠加塞錄遺做監生的多半是家中有些權財之輩,而韓擢的名頭果然好使,等了兩天學政中放出榜來,王文龍發現提學直接把他錄在了今年福建貢監的卷首。
出了榜文王文龍就已經是個監生了,李八斤樂的眉開眼笑,在貢院門口當即老爺老爺的叫起來。
別說,王文龍還真感覺輕鬆不少。
這年頭有功名就是人上人,此後他在大明境內想去哪就去哪,到衙門裡面見了官員也不必撅著屁股下跪,低階官員見他還得給把凳子坐以表示尊重讀書人。
改了身份之後王文龍就火速返回漳州。
至於國子監生本來是要到南京去上學的,旦這年頭的監生早就沒有這個規矩,特別王文龍還是個納貢,錢交到了人去不去都無所謂。
要真考較起來,此時全天下的監生能寫出一篇工整八股文的估計四成也沒有。
王文龍回到漳州時感覺世面又比他們剛到之時冷清不少。
他知道這都是高宷的原因,這貨真是毫無節制的刮地皮,估計用不了幾天在漳州也要鬧得天怒人怨。
真要找個機會早點離開。
不過對他來說好的就是高宷忙於收稅,對他的監管也不嚴格,王文龍只等待自己的文章出來看能不能引起反響,自己也正好趁著在高宷壽宴上得到的名聲去四處結交權貴。
他打算一旦有機會就找關係逃離高宷的府邸。
幾天之後王文龍在高宷府門口要了一架滑竿,坐著就直奔漳州城西的芝山。
李國助一請再請后王文龍終於有時間去跟李國助一起打獵,據李國助所說,今天來打獵的,除了他們兄妹,還有幾個他的叔伯輩。
王文龍來到李國助在芝山腳下的別墅時就見那高門大戶門口已有好多僕從,眾人之中簇擁著四個騎馬人物,除了李國助兄妹另外還有一高一矮兩個中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