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全不成樣子的廢鐵回爐。
卸了甲的屍體被拖去下一個工序:扒衣服。當然,懷裡的散碎銀子銅錢還有布料決不能放過,單獨堆一堆兒(趁人不注意私藏一點是肯定的)、身上的衣服堆一堆兒。一般而言,戰場上誰割的首級,相應的戰利品就歸誰所有,這是不成文的規矩。不過,這種殲滅戰的繳獲算公共財產,將領們留下自己的一份後會按各人等級資歷,以及自己的好惡把剩下的分給大家。
第三道工序是割首級。這可是個技術活:為了防止殺良冒功,朝廷勘驗要看到喉結。十幾個敵輔兵在有經驗的戰兵指導下用專用的解首刀小心地把首級割下來,整齊地碼放在大筐裡,擺一層人頭灑一層石灰……輔兵們大多第一次做這個活兒,把周圍吐得滿地狼藉——那也得幹啊,否則自己的腦袋馬上也會被扔進筐裡……
還有一組俘虜沿著營外的壕溝繼續進行擴大挖掘,等下割了首級的所有無頭屍身都會被扔在這個大坑裡就地掩埋掉。不時有監督的戰兵呵斥著:“再挖深些,等下你們也要割了頭埋最上面!不想被狼刨出來啃掉便挖深些!”被呵斥者不知真假,涕淚交流地跪下哀求,然後被馬鞭、木棒夾頭夾腦地打下,換來另一番咒罵:“兀那狗頭,竟敢怠工!現下就打殺了你……”折磨俘虜,既是發洩,也是娛樂。
當然,讓俘虜先給自己挖坑再統統一坑了之,也是這個時代很尋常的做法,由不得被俘者不怕。
乙隊的警戒圈外,幾十個遊騎在舉火逡巡。
丙隊和丁隊吃飽了換防時,這些工作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甲隊和乙隊終於也卸了甲,舒舒服服地開始坐下來啃骨頭喝肉湯。
上官飛、盛得功、史二雷等將領、千總隊官們也在篝火旁坐下,每人面前都擺著一個裝滿肉湯的木碗,湯裡漂著白花花的肥肉——這個時代,人們普遍缺乏脂肪和蛋白質攝入,所以肥肉最受歡迎。大塊大塊剛切下來的鮮肉擺在一旁的木案上,兩三個賊人的夥兵穿梭在篝火和肉案之間,邊嚥著口水邊忙著給他們烤肉吃。
幾個把總果長俘虜被單獨關押。這些人都在暗自琢磨著,該如何表現才能加入勝利一方從而保全自己的性命。一方面,他們屬於軍官,對方往往出於擔心帶頭生亂,索性一股腦殺了省事,首級還可以換賞銀、另一方面,因為品階太低,忠誠鏈上並沒有他們的位置,誰也不甘心就這麼死去——哪怕做輔兵也好啊,憑自己的經驗與身手,遲早能混成戰兵,進而再次做到小頭目吃香喝辣:當兵是為了吃飯。只要有飯吃,活下去,官軍也罷,昔日的同袍也罷,砍誰不是砍?
沒被派上苦役的普通俘虜們很自覺地相互捆住手腳依偎著擠坐在一起。他們知道,自己能撿一條命就是老天保佑,連識字的袁師爺也不指望今晚能有飯吃——好吧,不止今晚,老規矩是俘虜先餓上個兩三天:你肯定再沒有力氣琢磨逃跑或暴起作亂啦。當然,體力活兒還得幹!沒力氣?呵呵——只有沒捱過毒打的人才會這麼想,捱上幾鞭子自然就精神抖擻了。
營外隱隱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月光下,遠處兩支火把向這裡並驅而馳。上官飛神色一緊,與盛得功、史二雷等對視一眼,紛紛站起,匆忙向營門口迎上去。幾人心照不宣:只顧著這裡的事了,可別是大帥那裡有什麼意外……
騎兵馳近,看清對面笑逐顏開的樣子,幾人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遠遠就傳來興奮的喊聲:
“石參將攻下了賊人的糧庫”!
“足足三十幾萬石軍糧啊”!
什麼?三十幾萬石?天大的好訊息!
不過,說“攻下糧庫”顯然有些吹牛了。
石井生今天可算是福星高照鴻運當頭:百來騎兵不血刃地端了關盛雲的大營在先、去接應孫杰時,遠遠看到有燈火便策馬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