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第1/3頁)
馮驥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是,克洛岱爾葬身的這塊墓地,後來由於政府的徵用也徹底地平掉了。 克洛岱爾已經無跡可尋。最後我們還是得回到她和羅丹的作品中,因為藝術家 已經把他們的生命留在作品中了。
在克洛岱爾被關進瘋人院的同一年,羅丹突然中風。這是巧合,還是一種 神秘的生命感應,無從得知,也永無人知。
這一切便是一位大師真實的藝術與人生。
第60章 精神的殿堂
人死了,便住進一個永久的地方‐‐墓地。生前的親朋好友,如果對他思 之過切,便來到墓地,隔著一層冰冷的墓室的石板&ldo;看望&rdo;他。掃墓的全是親 人。
然而,世上還有一種墓地屬於例外。去到那裡的人,非親非故,全是來自 異國他鄉的陌生人。有的相距千山萬水,有的相隔數代。就像我們,千里迢迢 去到法國。當地的朋友問我們想看誰。我們說:盧梭、雨果、巴爾扎克、莫奈 、德彪西等一大串名字。
朋友笑著說:&ldo;好好,應該,應該!&rdo;
他知道去哪裡可以找到這些人,於是他先把我們領到先賢祠。
先賢祠就在我們居住的拉丁區。有時走在路上,遠遠就能看到它頗似倫敦 保羅教堂的石綠色的圓頂。我一直以為是一座教堂。其實,我猜想得並不錯, 它最初確是教堂。可是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曾用來安葬故去的偉人,因此它就 有了榮譽性的紀念意義。到了1885年,它被正式確定為安葬已故偉人的處所。 從而,這地方就由上帝的天國轉變為人間的聖殿。人們再來到這裡,便不是聆 聽神的旨意,而是重溫先賢的思想精神來了。
重新改建的建築的入口處,刻意使用古希臘神廟的樣式。寬展的高臺階, 一排聳立的石柱,還有被石柱高高舉起來的三角形楣飾,莊重肅穆,表達著一 種至高無上的歷史精神。大維&iddot;德安在楣飾上製作的古典主義的浮雕,象徵著 祖國、歷史和自由。上邊還有一句話:&ldo;獻給偉人們,祖國感謝他們!&rdo;
這句話顯示這座建築的內涵,神聖又崇高,超過了巴黎任何建築。
我要見的維克多&iddot;雨果就在這裡。他和所有這裡的偉人一樣,都安放在地 下。因為地下才意味著埋葬。但這裡的地下是可以參觀與瞻仰的。一條條走道 ,一間間石室。所有棺木全都擺在非常考究和精緻的大理石臺子上。雨果與另 一位法國的文豪左拉同在一室,一左一右,分列兩邊。每人的雪白大理石的石 棺上面,都放著一片很大的美麗的銅棕櫚。
我注意到,展示著他們生平的&ldo;說明牌&rdo;上,文字不多,表述的內容卻自 有其獨特的角度。比如對於雨果,特別強調由於反對拿破崙政變,堅持自己的 政見,遭到迫害,因而到英國與比利時逃亡十九年。1870年回國後,他還拒絕 拿破崙三世的特赦。再比如左拉,特意提到他為受到法國軍方陷害的猶太血統 的軍官德雷福斯鳴冤,因而被判徒刑那個重大的挫折。顯然,在這裡,所注重 的不是這些偉人的累累碩果,而是他們非凡的思想歷程與個性精神。
比起雨果和左拉,更早地成為這裡&ldo;居民&rdo;的作家是盧梭和伏爾泰。他們 是十八世紀的古典主義的巨人,生前都有很高聲望,死後葬禮也都驚動一時。 1778年伏爾泰送葬的隊伍曾在巴黎大街上走了八個小時。盧梭比伏爾泰多活了 三十四天。在他死後的第十六年(1794年),法蘭西共和國舉行一個隆重又盛大 的儀式,把他遷到先賢祠來。
將盧梭和伏爾泰安葬此處,是一種象徵,一種民族精神的象徵。這兩位作 家的文學作品都是思想大於形象。他們的巨大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