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早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多久後,噼裡啪啦的喜慶鞭炮聲響起,最長最貴的一千響。
就像此時空軍學院熱烈的掌聲。
歷經一個多月,終於迎來征服藍天的第一步——帶飛。
教官時間點卡的非常好,經歷成功跳傘之後,姑娘們的野心漸漸變大,對最近的訓練有點牴觸。
捂頭原地轉圈,旋梯,活滾,一天下來腦袋就沒有清醒的時候,宛如每天在籠子裡被迫跑圈的小白鼠。
明明已經做過一次飛機,沒感覺到多暈呀,為什麼還要浪費時間學這個?
帶飛的飛機不是客運為主的蘇制裡-2,而是專門的訓練機型美製pt19,雙座艙交聯劑,沒有座艙蓋,學院在前艙,教練在後面。
簡單來說,有些像後世遊樂園裡的親子飛機,大人坐在後面保駕護航。
從外觀看用了不知道多少個年頭,機身斑駁,有的地方打了好幾個補丁,總之破破爛爛的讓人很沒安全感。
沒安全感的還在後面。
教官單翔走過去檢查一番,好像哪裡不行,跟旁邊的維修兵說了句什麼,只見維修兵快速跑到旁邊一架飛機旁,飛快卸掉上面的螺旋槳和一個輪胎,幾人抬著換給即將帶飛的美製pt19。
整個流程行雲流水,看起來嫻熟極了。
眾姑娘:「……」
雖然不懂飛機,但看起來很不靠譜的樣子。
單翔瞥了眾人一眼:「包括我在內,學校所有飛行兵都是它帶出來的。」
國家目前沒有生產飛機的能力,就這架,還是當初的戰利品,有就不錯了。
此次第一次帶飛不像上次主動報名報位置,沒了恐懼感沒那個必要,教練組直接安排,令人意外的是,梁汝蓮排在了最後。
第一個,童煉鋼。
她表情堅定爬到前艙坐下,按照平常訓練的內容一手握住駕駛杆,一手拿起導聲管,再三檢查無誤,向教練員點點頭。
發動機巨大轟隆聲響起,隨著訊號兵舉旗示意,承擔著重任的第一次帶飛正式開始。
美製pt19屬於訓練機,體型小,起飛速度自然也快,但飛了不過三四分鐘,就落了下來。
地下的姑娘們面面相覷,按照教官說的,帶飛只有學員發話才會降落,但沒道理呀,才幾分鐘過去不應該呀。
童煉鋼給了她們答案。
飛機剛停穩便迫不及待衝下來,蹲在地上吐的幾乎暈厥。
第二個堅持了差不多時間,第三個第四個,幾乎所有姑娘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嘔吐狀況。
身體素質最好的魏明麗也好不到哪裡去,雖然堅持的時間最長,但下來時臉色煞白,走路搖搖晃晃。
最後一個,梁汝蓮。
具體什麼情況,除了教練員,大概就是她了。
簡單來說,是飛行兵和乘客的區別。
航運飛機飛行高度通常在萬米高空,氣流相對平穩,機身也大,但pt19,機型小巧不說,飛的高度也低,稍有氣流便顛簸的厲害。
再加上為了視野開闊,前面沒有機艙蓋,普通人上去目眩頭暈,遇到氣流顛簸,大概就相當於把人帶到空中飛快地頭上腳下劇烈搖晃,能適應才怪。
最後一次帶飛的是單翔。
飛機再次轟然而起。
沒有機艙蓋,也就說機身不是密封的,巨大氣流呼嘯不止,因為技術落後,pt19沒有無線電,想交流,前艙和後艙有根軟管子。
梁汝蓮表情平靜,一手握住駕駛杆,一手把導聲管放到臉龐。
終於到了她最擅長的階段。
如果按照飛行時間算,梁汝蓮大概有三四千小時,秒殺一眾大部分只有幾百個小時的教練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