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第2/3頁)
高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t;阿德勒、雅克&iddot;拉康。是因為前兩位牛人雖然曾同屬於弗洛伊德所建立的精神分析門下,但是主要觀點卻和弗洛伊德的大部分理論勢不兩立。注意,是對事兒不對人。假如學術攻擊帶上人格攻擊,那隻能證明攻擊方的人品有多差、學術理論有多淺薄,所以才瘋狗似的逮住啥問題都咬,咬住就不鬆口(簡單說就是:有事兒說事兒,你管得著人家喜歡什麼顏色的襪子嘛)。而拉康則屬於&ldo;堅決捍衛弗洛伊德理論&rdo;的大師,但這捍衛也並非徹底忠實,而是在不反駁的基礎上,對弗大爺部分理論作了更為詳盡的說明和探討(不單是在解夢問題,對整個精神分析及兒童心理也一樣)。不過由於篇幅所限,本章中就不再用大量文字對這三位牛人的生平做過多介紹了(會提及一些),只是透過他們自己的理論及學術觀點,來闡述他們對於&ldo;解夢&rdo;這個問題的看法,從而給讀者&ldo;另一個角度看看&rdo;的方向性指引。這個就是本章的原則。至於學術方面的爭論以及&ldo;誰對誰錯&rdo;的問題,我完全沒有興趣去辨析或者帶著讀者們去辨析‐‐因為那沒意義。實際上,這種至今都未能全解的東西很難說誰對誰錯。其實說白了,關鍵就在於:你喜歡哪種,就是哪種&ldo;正確&rdo;。我知道這麼說起來看上去很不負責任,但是這畢竟是一個實際情況,所以請讀者們諒解,並且希望你能透過辨析來確定自己所認為正確的觀點。而不是走:聽說→未加證實→跟風起鬨→但是依舊不明白的那條路。往好聽了說那叫盲從,往難聽了說就是沒腦子。不過我相信拿起這本書,並且認真讀到這裡的讀者們都絕不會是這種人‐‐並非我挑漂亮話說,而是事實,因為你依舊帶著那顆猶如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充滿好奇與探索的心。
那麼,開始吧。
一、榮格怎麼說
&ldo;性格決定命運。&rdo;這句知名度很高的話就是榮格說的,實際上這也代表著榮格的學術觀點。我記得某宇宙大國(是哪個國家自己猜)的某女明星總是喜歡說這句話,暗指自己性格很好。然後某報社的記者深挖這句,問女星: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女星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話說,記者真&ldo;討厭&rdo;!其實就算她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也不代表就可以亂用,除非她信奉(或贊同)榮格對於人類及人類社會的觀點(從精神角度出發)。因為前面我說了,這句話所代表的是某種學術觀點,而不是什麼&ldo;格言&rdo;。
好了,八卦至此,讓我們饒了那位來自於某宇宙大國的女星,還是看看榮格到底都說了啥吧。
首先要說明的是,榮格並不完全排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實際上他很贊同&ldo;精神分析&rdo;這一形式,但是對於精神分析中需要注重、以及在精神分析的時候必須面對的定位與定義,榮格則不認同弗大爺的&ldo;性驅力&rdo;(泛性論)這一理論。榮格認為我們的精神源自於心靈,而這個心靈的成分不是全人類統一化的,是根據個人所處環境、種族、社會、文化、信仰、宗教、歷史等息息相關的。也就是說,榮格對於精神分析更為開放一些‐‐其實這也就是榮格在我國比較受歡迎的原因。
說得遠一點兒吧,歐美人的社會、人文、經濟等體系源於貿易(歐美人比較注重個人信譽的原因,因為貿易社會的基礎是信譽),所以對於&ldo;精確&rdo;這一概念極為推崇,同時對於似是而非的例如&ldo;些許&rdo;&ldo;少許&rdo;之類的量詞極為不理解(歐美人看中國烹飪書籍會很頭疼,因為他們不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