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第1/2頁)
鄭浪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大英帝國的版圖上,緬甸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印緬省,它在戰爭中的意義僅僅在於對印度構成一道外圍屏障。對艱苦抗戰的中國人來說,緬甸之役卻勢在必奪。緬甸是中國通往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它的存在直接關係到抗戰大後方的安危。可是問題的複雜性恰恰在於,英國人雖然自顧不暇,卻不願中國盟友插手緬甸事務。
英國人這種缺乏誠意的老牌殖民帝國的頑固態度註定使會談從一開始就罩上互相敵視的陰影。
蔣委員長在重慶黃山別墅會見並宴請英國客人。他滿臉微笑,身著戎裝,步出會廳歡迎貴賓到來。中國第一夫人宋美齡親自為丈夫充任外交翻譯。蔣委員長顯然對即將開始的中英會談持樂觀態度,因為大敵當前,英國人到處吃敗仗,所以他指望從這個獨眼英國紳士那裡得到退回哄搶物資的確實保證,並就緬甸共同防務達成原則協議。
不料會談開始,英方代表韋維爾搶先宣讀了一份態度強硬的備忘錄。備忘錄要求中國方面將&ldo;圍集在仰光港的租借物資部分地轉入緬甸防務&rdo;,並規定中國軍隊入緬人數&ldo;不超過一個團&rdo;。
委員長捱了當頭一棒。第一輪會談陷入僵局。
客人一出門,委員長臉色立刻變得鐵青。宋美齡安慰道:&ldo;大令,同英國人打交道是不容易的,好在我的手裡還有一張美國牌。&rdo;
委員長終於恨恨咆哮:&ldo;娘希匹!這些洋人,都是帝國主義,沒有一個好東西。&rdo;
中英分歧引起白宮極大的不安。
羅斯福總統對英國人的短視和自私很惱火。中國人參戰不僅對亞洲戰局至關重要,對在歐洲焦頭爛額的盟國也很重要。只要拉著中國人在亞洲堅持抗戰,英美就可集中力量對付德國。不要忘了,人是戰爭最寶貴的資源,而中國有的是人。
羅斯福決心說服英國人放下殖民者的架子,同中國人共同抗戰。為了協調英中軍隊的關係,美國派出一位將軍到中國任參謀長。
用美國的武器和物資武裝中國人,由亞洲人解決亞洲人的問題,美國和英國就可以全力去對付歐洲戰場了。
不久,著名的&ldo;阿卡迪亞&rdo;會議在華盛頓結束。會議簽署並發表《聯合國家宣言》,確立了以歐洲而不是亞洲為中心的戰略方針。
中國委員長沒有被邀請出席會議。但是會議決定將緬甸、泰國和法屬印度支那(越南)從盟軍東南亞戰區中劃出來,與中國戰區合併,稱&ldo;中、緬、印戰區&rdo;,由蔣委員長出任最高總司令。
中國人意外地獲得了本世紀以來第一塊屬於自己領土外的勢力範圍。
3
公元一九四二年二月的一天,在美國南部海岸陽光明媚的邁阿密空軍基地,一個身高五英尺九英寸的瘦削的美國將軍登上一架銀白色水上飛機。他也許還沒有來得及從這樣一個令人眩暈的事實中清醒過來,幾天前他還是一名美國的集團軍總司令,而現在卻要離開這片熟悉的土地,到一個遙遠的東方國家擔任參謀長職務。他也許永遠無法明白這是怎樣一種命運安排,但是他的使命卻註定要使他同那個國家古老而曲折的歷史緊緊地聯絡在一起。
將軍的名字叫約瑟夫&iddot;w&iddot;史迪威。
4
仰光陷落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午,日機空襲仰光,拉開了日軍侵緬的序幕。
一九四二年元月十九日,日軍入侵緬甸,英國守軍土崩瓦解。
三月八日,仰光陷落。
5
金戈鐵馬
雲南文史資料第二十七輯
公元一九四二年二月,緬甸毛淡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