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第1/2頁)
鄭浪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日本是具有歷史性自卑情結的民族,幾千年來,它渴望著超越中國而成為世界級的強權。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因為幾場戰爭暫時勝利的刺激,而發展為狂妄自大的集體偏激心態。日本人民一向崇拜強者,關東軍在九一八事變的順利成功後,就成為日本人民崇拜的物件,最後造成關東軍竟有力量支配到日本政府、軍部、甚至日皇,去跟隨他們大膽地擴張與侵略,最終不能自拔的釀成歷史的大禍。
整個歷史的悲劇是,中國方面越是委曲求全、百般遷就,國際社會越是採取綏靖主義,日本侵略的兇焰就越發不可收拾。日本就這樣貪得無厭的步步進逼,直到迫使中國最終在忍無可忍的狀況下,挺身與日本進行一場強弱懸殊的自衛抗戰。中國唯一的力量,是來自民族主義的意志,不畏失敗與犧牲,一直堅持抗戰到底,最後終於贏得了勝利!
第十章、熱河與長城之戰
日本的大陸政策,一直是把經營滿、蒙,視為一體的。因此關東軍在導演設立滿洲國之後,就把內蒙古東部、長城以北與東北連線的高原地區(當時為熱河省),當成控制東北的戰略必爭之地。由於當時的蘇聯已經在一九二一年,先侵略了中國的外蒙古,因此紅軍可以由蒙古高原南下,威脅到滿洲國的左翼戰略安全。因此關東軍認為,只有同時控制熱河高原,才能為滿洲國,增加戰略腹地的安全空間:日軍一方面可以阻斷中國經熱河地帶,支援東北抗日義勇軍的通道,一方面日軍在此地區,居高臨下的威脅華北的戰略、政治與經濟重鎮北平與天津,以及為日本進一步製造&ldo;蒙古國&rdo;與&ldo;華北國&rdo;,建立發展的橋頭堡。
101 東北義勇軍的浴血反抗
因此在一九三二年三月一日,由關東軍一手導演的滿洲國成立之時,日本就已經公開地把熱河地區劃入滿洲國的領土之中,這也等於日本公開的昭告全球,它下一步侵略中國的目標,必然就是熱河。
而剛好在當年(一九三二年)的七月,在熱河東部又爆發了&ldo;石本權四郎事件&rdo;,石本是替關東軍工作的僱員,帶有關東軍與熱河軍閥之間的聯絡任務,他在七月十八日的旅途中,受到熱河東部抗日民團的搜捕。此事件當然立刻激怒了不可一世的關東軍,立刻興師問罪,發動部隊攻擊熱河東部的朝陽,並且使用空軍飛機轟炸主要的熱河城鎮,關東軍大有立刻準備進軍熱河的姿態,整個華北局勢也隨之告急。
不過當時的日本關東軍,要想進一步的侵略熱河,還是遭到實際的困難考驗,首先日本要先能控制住整個東北的局勢。因為在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閥的侵略激起了東北人民民族主義的反抗,自從馬占山率部反擊日軍後,東北人民不願做日本統治下的漢奸與奴才,開始自動自發的組織各種各式的義勇軍,運用自己能夠想到的方式,反抗日本。滿洲國成立之時起,中國東北的抗日義勇軍,更是風起雲湧般的發展,在整個中國東北,從遼東半島到黑龍江,都有抗日浴血作戰。而一九三二年的夏季,正是東北抗日義勇軍發展到最為強大的時刻,當時接受指揮與支援的義勇軍團體就有四十九個之多,總人數約在三十多萬人左右。
雖然這些抗日義勇軍,多半互不統屬,更無現代化作戰的裝備與訓練,但是他們只是憑藉一腔愛國的熱血,抱持絕對不願接受異國統治的決心,就這樣自動自發的組織起來,反抗當時世界級的強權;他們不但在鄉間發動遊擊作戰,更幾度圍攻瀋陽、長春、通化、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等東北主要軍政中心,也經常切斷南滿以及其它的主要鐵路幹線,當時覺醒與憤怒的中國人民,沒有袖手旁觀而讓東北義勇軍孤軍奮戰,他們竭盡所能地慷慨捐輸,也同時不斷利用機會傳播中國民族主義,使得中國的國家意識與民族認同,開始在四分五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