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第1/2頁)
鄭浪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日本內部對於如何經略中國,分成兩個派系,其中一派認為,除非日本採取武力侵略中國的方式,才能控制中國的市場與資源,同時取得中國領土的優勢戰略縱深,未來在與美俄決戰中,勝算才高。另外一派則認為,中日兩國不妨以親善合作的方法,結合彼此的利益與資源,這樣日本可以避免與中國發生衝突,又可得到中國的支援,以對抗西方帝國主義的侵略。這種看法與孫中山先生提倡之&ldo;大亞細亞主義&rdo;有些接近。不過,日本當時陶醉於對外戰爭的連番勝利,認為侵略中國比友好中國,更能滿足日本渴望強大的需要。
一九二〇年代中葉(裕仁日皇即位初期),中國內部的局勢逐漸出現了一種改變,那就是來自南方的國民政府,一方面聯俄容共,一方面整軍經武,開始展現統一中國、結束中國之分裂與衰弱的歷史企圖心。同時奉行共產主義的蘇聯,也以日本的軍閥與財團政府,為無產階級革命的主要假想敵;史達林全力推動的蘇聯工業化建設,特別是在在國防工業上的發展,已有飛躍的進步。日本參謀本部估計,蘇聯的現代化軍力,開始威脅到日本的安全。因此無論是中國之統一與復興,或是蘇聯的強大與擴張,都會影響到日本稱霸東亞的計劃,所以日本政府需要迅速採取反制中、蘇發展的策略。此外,日本政府特別擔心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會與蘇聯全面的合作,對日本造成致命的威脅。
32 田中義一與兩次東方會議
當時對於侵略中國的大陸政策,最為狂熱的人物就是日本預備役將領田中義一(tanaka giichi)。田中是日本當時&ldo;出將入相&rdo;的軍政強人,他曾經大量收集有關中國政治、軍事、經濟與社會的所有相關情報,以及深入的調查中國的資源分佈與市場發展潛力。當田中出任日本首相之後,正式在一九二七年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七日,於東京召開會議,決定日本政府今後如何推動侵略中國的&ldo;大陸政策綱領&rdo;,歷史稱之為&ldo;東方會議&rdo;,這個會議總結了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侵略中國的所有策略得失,並且進一步擬定了日本今後應該如何侵略中國的步驟。
這個日本決心完成侵略中國的歷史性東方會議,前後召開了十一天,田中首相邀請所有日本重要與相關的軍政、外交、情報與經貿人員,都參與這次會議,這個會議在動員所有的日本軍政經貿歷史與社會精英,經過完整與深入的討論之後,日本終於完成了具體侵略中國的策略與步驟,而正式建立了指導日本大陸政策的基本綱領。
不過日本政府於東方會議閉幕之後,對外發表了所謂&ldo;對華政策綱領&rdo;八條,只是約略地公佈東方會議的一部分內容,而東方會議更為重要的結論,則是表現在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五日,由田中首相密摺上奏給日皇的&ldo;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rdo;,這就是歷史上一個非常有爭議的&ldo;田中奏摺&rdo;之謎[2]。
這兩份一明一暗的歷史檔案,成為了主導日本日後整個大陸政策的基本方向。在日本公開的&ldo;對華政策綱領&rdo;中,其實日本政府已經非常露骨的提出,當中國的政局發展,若是出現&ldo;日本權益受到損害&rdo;、&ldo;日本僑民生命財產受到侵害&rdo;以及&ldo;動亂波及滿蒙&rdo;之時,日本政府將會對中國採取直接的反制行動,包括了直接幹預中國的內政,以及在中國境內出兵。而在秘密的田中奏摺之中,更是開宗明義地指出&ldo;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rdo;的具體政策步驟,根據這個具體的政策,才能建立日本主導的&ldo;東亞帝國&rdo;,這個日本的大陸政策,更前瞻到日本的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