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要避難 (第2/3頁)
錢小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秀妮手肘撐著榻面要起來,田寶忙下榻去扶著她太婆的胳膊,李秀妮借著孫女兒的勁兒坐起了身子,拉著田寶的手讓她坐在身邊,伸手點點她的額頭,頗有些恨鐵不成鋼地道,「你呀,就是個小傻子!就會自己窩著不高興。啥大事兒!?值得放在心上?」
在她太婆面前沒啥好裝的,田寶撅撅嘴,哼唧一聲,乾脆歪著身子拱到李秀妮的懷裡,合手抱著她太婆的腰晃了兩晃,明確地表達出了「求虎摸求安慰」的意思。
「不高興了不要悶在心裡,」李秀妮拍拍她的背,慢慢道,「是為了李文玉吧?你也不想想,值得麼?你跟她不說非親非故,也到底沒啥交情,不喜歡就不見她好了。更厲害點兒,乾脆叫人哄她出去也沒人說你不對。」
「不全是為她······」
「還有你娘?哎喲我的傻寶兒!你哪點兒不高興了就直接跟娘說,不想見李文玉也跟她說,自己生什麼悶氣吶!我們田家的小寶貝,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才好,用不著為了誰委曲求全!要是實在不想說,乾脆不去見不就行了?有些事兒,你不把它放在心上它就不是個事兒!」
田寶簡直可以稱得上是豁然開朗!是啊,李文玉算什麼呢?我幹什麼要為她不高興?就算是她娘,也沒人拿孝道壓著她非要她去見哪,她太婆說得對!何必委屈自己呢?一家子上上下下都把她往天上寵著,她傻了才為那些對她不好的人糾結難受!
田寶自此不再去見李文玉,即便她娘十遍八遍地譴人叫她,她也不去,藉口信手拈來,「我太婆教我繡花呢」,「我陪我太婆說話呢」,或者乾脆就是「我不舒服,不想去」,前前後後過了幾次,徐彩娥也就不非要把兩個女兒往一處捏合了。
田家新宅院的圍牆基本上完工,工匠們開始做最後的清理工作的時候,叛軍過了淮河,攻佔了河間府最南邊,也是北林州南邊之相鄰之地--青州,朝廷軍隊退守北林城,整個北林州人心惶惶,大批流民繼續北逃。
不幾日,朝廷派三皇子朱治帶援軍八萬趕至河間府。這位三皇子很是有些膽識,一改主帥坐鎮中央的習慣,親往前線離敵人最近之淮北縣率軍堅守城池,別的不說,那叛軍幾番攻城,竟都被守軍擊退,一時人心暫定,士氣大漲。
在叛軍第四次攻城損兵折將卻又無功而返之後,北林州民心大定,市井坊間生生將三皇子奉為戰神,其豐功偉績在短短數日內傳遍河間府,據說那三皇子在叛軍攻城之日,不著戰甲立於城牆之上,敵軍箭如雨發竟未傷其分毫,反是那叛軍大將,被他張弓搭箭一箭正中胸膛,當場跌下馬來沒了氣息。河間府許多男兒被「戰神」所激勵,一個個爭相投軍報國。
田寶聽了這傳言不由一樂,這傳的也忒離譜了,戰場上不著戰甲的那該是多憨傻的人吶!
不過也只是樂那麼一刻而已,戰局膠著在北林州,田家人心裡也是惶急的很,家裡幾番商量下來決定暫時北遷避避戰禍,田伯淵四兄弟全都回到了白楊莊田家老宅,這兩日家裡已經開始買馬車收拾細軟了。
田寶只以為是一家人一塊兒離開,殊不知田伯淵四兄弟私下裡已經商量好了,留兩個帶著家中護院投軍抗敵,為保國衛家出一份力,另兩個護著家中老老少少北遷。
田伯淵四個都是讀書人,這心裡也不止一次有過「投筆從戎」的念頭。「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好男兒自當馬革裹屍報效朝廷!而不是窩在後頭庸庸度日。
上陣殺敵,是為國家盡忠!守家護業,是於老人盡孝!
自古忠孝難兩全,於是幾多好男兒就灑淚揮別家中長輩,舍孝盡忠去了。
只是田伯淵他們不能那麼做,不為別的,只為他們非田家親生子。若他們是田家親子,估摸著這會兒早奔赴戰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