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第1/2頁)
董無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怎麼就做不長呢?
問都問過好幾次了,再多一次不恥下問也沒啥。
紈絝趁含釧收拾攤位的時候,發了問。
含釧想了想,笑眯眯地反問他,「您想想,這幾個攤兒都是賣的啥餡兒的煎餅?」
紈絝數著,「留鮮賣的是黃蔥大肉煎餅、嘗鮮賣的是韭菜雞蛋煎餅,是鮮賣的是蔥絲牛肉煎餅」
含釧「嗯」了一聲,不說話了。
紈絝想啊想,想啊想,終究沒想明白。
含釧看紈絝的眼神,頗有些恨鐵不成鋼,「常人處理肉類,特別是紅肉,蔥姜蒜缺一不可,否則就難以去掉肉類特有的腥味對吧?」
紈絝點點頭。
含釧抬起下頜,示意道,「您看看,在寬街買早飯的,都是上朝的、進學的,若是做生意的,也大概是掌櫃的那個檔次。」
「這群人,大早上的,吃蔥絲煎餅。您覺著,和他們面對面說話的人,能高興嗎?」
第三十八章 水芹菜
這個畫面感太強了。
紈絝彷彿已經嗅到一股濃濃的,經過儲存與發酵後的韭菜大蔥味兒,其間還混雜著肉餡兒裡濃鬱的蔥姜味。
這些味道經過馬車的顛簸、體溫的熟成、咽喉的加熱,再經由發黃起膩的唇齒
他快吐了。
紈絝的表情成功取悅了含釧。
含釧樂呵呵地把粗瓷碗裡的銀錢往香囊袋子裡一裝,沉甸甸的,有種沉手的喜悅。
每日去了成本,她大概能賺個兩百文——食材用的都不貴,重點在搭配新穎和手藝精湛,賺個手藝錢罷了。一月三旬,一旬休一日,若繼續做下去,她一個月便能五千多文,五兩多銀子呢!除開每月一兩銀子的租金和每月要付給崔氏的五錢銀子,她一個月淨賺三、四兩銀子,和一個進士及第做了七品官的校書郎一般高!
在掖庭當宮女兒的時候,也不過二兩月錢!
還天天早出晚歸,擔驚受怕。
如今她只需要起個早床,賣一百個餅子,回去歇個晌午,下午到東郊西郊菜場逛食材,順便確定明兒個的餡兒料罷了。
若一直在白爺爺家借宿,她一個孤女,無牽無掛,這點錢是盡夠的。
只是
含釧仔仔細細地將香囊袋子拉緊封死,珍而重之地揣在懷裡,一抬頭就見那紈絝興致勃勃地拿起她的竹篾簸箕對著光看,想了想,笑吟吟地開了口,「張郎君,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吧?」
這紈絝日日來買餅,偏生長得油頭粉面,衣著掛飾又騷騷氣氣,說話流腔流調的,鄰邊賣金絲窩糖的婆婆見了他便如臨大敵,那老婆婆姓聶,左鄰右舍都喚她一句「聶老太」,家裡是做風箏燈籠生意的,算是京城的老字號,家底也殷實,無奈這聶老太就好擺攤賣糖這一口,不圖賺多少銀子,圖個日日有事做。
和聶老太熟悉後,她笑著點含釧,「張郎君日日來買餅,小賀娘子警醒著點兒。」
含釧面上稱是,心裡卻坦坦然。
這紈絝日日來,還真是為了來買餅的
若把這紈絝吃餅的樣子畫出來貼在攤前,她小攤兒的生意恐怕又能再上一層樓——紈絝捧餅,如西子捧心,既憐又愛,既憾又快。
這紈絝對吃食是真的熱愛,也真懂,說起吃食來也頭頭是道,含釧蓋章確認,這是一位合格的吃家子。
紈絝應了一聲,「上八輩兒都是正兒八經的北京人兒!」又品著簸箕,贊道,「你這簸箕好,織得密不透風,若拿來顛兒糯米粉,必定篩得極細。」
東西好吃,是她的手藝好,跟簸箕有半個銅板關係呀!
含釧抹了把汗,不屈不撓地再笑問,「那郎君瞭解京裡屋子宅子的價兒嗎?一個兩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