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塵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伐,我們祖國的山川大地才會變得得更加富饒和美麗。
離開十三陵水庫後,大巴車繼續前行約15分鐘我們便到達了明十三陵之——“長陵”景區。
“長陵”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朱棣的陵寢。他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其妻徐妙錦是明朝第一開國功臣徐達之女。在朱元璋所有的皇子中,只有燕王朱棣英明神武,遺傳了其父精於算計,洞若觀火,殺伐決斷,敢做敢為,眼不揉沙,馭人有術的治政風格。當其父崩殂後,他跟繼任皇帝侄兒建文帝朱允文終於暴發了三年的“靖難之役”,最後在逼得建文帝自焚於皇宮後,隨即登基成為大明第三任皇帝——“永樂帝”。為剷除建文餘黨,他在登基之初大開殺戒,先後誅殺建文舊臣部眾1.5萬餘人。其鐵腕治政比之其父洪武帝有過之而無不及。待坐穩皇帝寶座後,他便下令將國都遷至北京。並把明朝迅速帶入中興時期,不僅編撰了《永樂大典》,而且還派鄭和帶領遠洋船隊七下西洋,開創了“萬邦來朝”的永樂輝煌時代。
十三陵地處北京市昌平區,佔地120平方公里。北倚大峪山;南面十三陵水庫,除洪武帝朱元璋和建文帝葬於南京外,剩餘13位皇帝均葬於此。從道家風水學的角度看,此乃六合之地,可保大明朝“弘基永固”。然而這畢竟只是道家風水學的一個說辭。大明朝自洪武帝起到崇貞帝吊死煤山只續命273年就壽終正寢了。由此可見,即便擁有再好風水的祖塋保佑,若想“弘基永壽”也只能是一種夙願而已,是根本無法抗拒社會變革規律的。
長陵是大明朝十三陵第一陵。裡面葬著以“文治武功,威加海內,四夷臣服”而著稱的永樂帝——朱棣。從陵園的整體佈局看,完全是按中華“天圓地方”宇宙觀思維進行宏觀佈局。整個陵園從前到後共由石橋、碑亭、陵門、祾恩門、祾恩殿、明樓、寶城、地下宮殿等組成。主體建築均座落在一條中軸線上。
地宮是長陵的主要部分,深27米,由前、中、後、左、右5個廳組成,建築面積1195平方米。其中左右兩個配殿是對稱的兩個殿,中間各有一個用漢白玉壘砌的棺床。兩配殿有甬道與中殿相通。中殿內有3個漢白玉石座,並擺著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長明燈。
後殿是地宮中最大的一個殿,殿內棺床正中央放置著永樂皇帝和兩位皇后的棺槨。棺槨周圍放置有玉料、梅瓶及裝滿殉葬品的紅漆木箱。從出土的隨葬品看,主要包括帝后服飾、寶冊、明器、木俑、甲冑、刀、劍、金、銀、玉、瓷、器皿及絲織品等。
當我們遊罷長陵後,又遊覽了十三陵中的“定陵”。定陵就是大明萬曆皇帝的陵寢。他是在位時間最長,且奢侈無度、暴虐無道的一任皇帝。其在任期間因有一代賢相張居正操持政務,國家經濟實現了高速發展,國庫也日漸充盈起來。從陵園修建和展出的殉葬品看,比之長陵定陵的奢糜程度可見一般。我是讀過《明史》的,故對萬曆皇帝早就不抱好感了。因為他除了享樂外,在文治武功和治國理政方面讓人看不到可圈可點的地方。此外,作為一朝天子他最令人可鄙的是時常濫殺無辜和不體恤民力,因此我完全是帶著批判態度參觀完定陵地下宮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