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第2/2頁)
[美]劉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接著相望一陣,然後輕輕地鞠躬,左右地搖擺,一副禮尚往來,要跳交際舞的樣子。
說時遲,叮噹一聲,兩隻螳螂竟然撞在空中,一起翻到地面。接著一片金鐵交鳴之聲,
把四周的蟲屍踢得滿瓶飛舞,再定睛看,兩個又分開了。各自站立在原地喘息。
兩隻螳螂的翅膀都張開了。綠褐色的「上翅」下面露出紅色的「下翅」。這下翅平常不
展現,只有到危機關頭,才攤出來,用那鮮艷的色彩,把敵人嚇走。
它們顯然都被激怒,而且有了第一次的交戰。
突然,又一次衝鋒了。這下我看清楚,它們不像平常抓蟲,只動兩隻鉗子,而是整個身
體彈跳向前。也可以說它們用的正是「秘門螳螂拳」中的「崩步拳」。它集合了「北派少林
長拳」的跳躍,臂上又全是「尖刀」。當八條腿交纏在一起,手上還要又劈、又砍。在那瞬
間,它們的上身都向後仰,儘量伸長兩臂,攻擊對方的頭頸。結果形成下面的肚皮緊緊靠在
一起,上身卻愈分愈開、愈推愈遠,各自向後翻倒,而不得不張開翅膀飛開的情況。
初中時練過「螳螂拳」,老師不斷強調祖師爺當年如何被少林和尚打敗,終於由看螳螂
打鬥中「悟」出拳法,回頭打垮少林群僧。
每次練功之前,還要我們先背口訣。有所謂的「手法十二訣」、「十二柔」,和「八
剛」、「八打」、「八不打」。
那「八不打」是說不打人的要害,好像十分仁厚的樣子。問題是當我們練的時候,不是
要用手指戳對方眼睛,,就是用腳踢對方的睪丸。師父說得好:「這是為防身、保命,不得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