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第1/2頁)
[美]劉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詩歌散文] 《殺手正傳》作者:[美]劉墉【完結】
【內容簡介】
《殺手正傳》講述了一隻螳螂的一生,與一人的一生有什麼不同?有生有死。有傷有殺、有愛有憎。本來對這世間的種種,就應該「有喜有悲」又「無喜無悲」。前者可以說「生活是方的」,既然「生」,就要面對許多有稜有角的困境;後者可以說:「生命是圓的」,到頭來,我們,若不能把一切離合悲歡,看成一個「圓」,或一個周而復始的「生之定律」,就未免太苦了。
--------------------------------------------------------------------------------
前言 生命的美麗與哀愁
生命的美麗與哀愁
從小我就喜歡蒔花種草,和觀察各種小動物的生態。我經常把母親摘菜剩下的菜根,種
到土裡,非常小心地培養,並在見到它們恢復生機,抽出新葉的時候欣喜不己。
我也試著先挖開螞蟻窩,看它們的生活,再把蟻帶進我在紙盒裡製作的新寓,希望能創
造一個屬於我的「螞蟻城」。
上中學之後,我開始收容流浪的小貓,常把奄奄一息的貓仔帶回家,用眼藥瓶餵奶。我
總是半夜起來,看它們睡好沒有,並在小貓垂危時,為它作人工呼吸。
那時我住在失火後的廢墟上。日式房子傾頹之後,原來隔間用的土牆,變成一堆堆的黃
泥。或把橘子樹的葉子,泡在酒精裡,製作怪怪味道的香水。一場火,燒去了我的家,卻燒
出了一個田園。
大學,我進入師大美術系,我常在寫生時盯著那些花看,覺得她們含苞美、錠放美、凋
零也美。畫久了,熟悉了花的樣子,很容易看出什麼地方是因為蟲咬或風折,造成了病態。
但我發覺即使有病,只要是在大自然中形成,也便有一種人力無法辦到的「自然美」。
我雖然常為寫生而偷花,但對那些摘回的花,總盡最大力量,去維持她們的生機。即使
只剩下一片葉子,我仍然用水養著,希望出現奇蹟。
我也會試著把折斷的花莖重新接好,如同醫生為人接合斷了的骨頭。醫生寫病歷,我也
記下每個接合的步驟,和其後的發展。
至於那些凋落的花,我會用刀切開,看裡面的構造,並忠實描繪下來。我的教授曾問
我:「畫花又不是畫解剖圖,何必如此鑽牛角尖?」我的答覆很簡單:「好奇!好玩!」
直到今天,我仍然做同樣的事,我的寫生冊,如同一本生物圖書。我的手邊常放著解剖
刀、顯微鏡。我會數鳥的「一級飛羽」、「二級飛羽」的數目,研究它們振翅速度和羽毛形
狀的關係,也常去博物館看鳥的骨骼,並記錄下來。
因此,我寫了三本花鳥和山水寫生的書。不知是否這種從科學角度探討中國繪畫的方
法,能否引起西方人士的共鳴,有一陣子單單在紐約曼哈頓中國城,就有四家書店把我的書
放在櫥窗展示。
近幾年,我雖然沒舉辦個展,但依舊寫生,有時為一種花,能連續工作兩、三個禮拜。
我發覺最能讓我精神放鬆的方法,是為花鳥寫生。忠實地記下它們的一花一葉、一羽一喙。
當我們對它們,凝神寫生的時候,能摒除一切發念,達到忘我的境界。
每次寫生完,我還是會作解剖,記錄花開的時間,採集的過程,並寫在日記裡。我的日
記有個地方,專門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