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鬆挽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是今時不同往日,她現今陪著司馬光待在家,也不用再想那麼雜七雜八的事。索性跟著一眾養娘進了院,安排下人灑掃庭除,自己也跟著幫忙。
嫂嫂看不慣她這般親自混到下人群裡打掃的樣子,便趁著人多聲雜之時,把張儒秀拉了過來。
「三姐啊,下人有下人要做的活兒,你怎麼混到下人群裡了?」嫂嫂抱著孩子,一臉疑惑。
張儒秀噯了聲,「我也沒事,就想著能幫忙就幫人家個忙。畢竟多一個人多一份力氣不是?眼下剛搬過來,院裡還要忙上幾天才能歇息下來。下人一路跟著我們,也是吃了不少苦啊。我看著心疼,深入到他們其中,也能瞭解下他們平日裡所說的話頭。到時過節,也能給下人滿意的福利。」
嫂嫂聽罷她這一番話,只覺得張儒秀心善。不過她說的也在理,見她一臉堅定模樣,嫂嫂也不願再去攔著她。
「你且等著,待我把我家這鬧騰的孩子哄睡後,就來找你,我也給你幫忙。」嫂嫂說道。
張儒秀笑著說聲好,繼而又投入到搬家大軍中去。
人一忙起來,不自覺便能投入進去,也無心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傷心事了。
不止是張儒秀,司馬父子也是這般心態。
司馬池又到了一地當知州,知州的公務也多大同小異。眼見有些事實在是力不從心了,司馬池便才會把活兒交給判官與推官去做。
晉州官場可沒兩浙地區事那麼多。衙裡的官先前都聽過司馬池的名聲,知道此人一向正直,便滿心尊敬地迎接著人來。
司馬光偶爾分擔些自家老父的公務,針砭時弊地提些建議。不過大多數時候還是待在書房裡,浸到書籍之中。每每有所收穫,便更覺自己目光短淺,知識淺薄,愈發想學習更多知識來。
司馬旦也是在汲取知識,不過卻不同於司馬光一般待在一間小屋裡,只讀著書。他畢竟是家裡的大哥,還是要顧著與外人打交道的。
他學習的方法向來不是悶頭苦讀,而是更樂於躬身實踐去。為官時他便喜愛到鄉間田地裡,學幾句當地的土話,陪著老漢聊著天。老漢往往在當地紮根得最久,自然也是最懂當地風土人情的一批人。
故而司馬旦到了晉州,還沒在院裡多待上一會兒,便到了地裡。如今正是糧粟豐收時節,百姓忙得不可開交,自然也沒多少心力同一位外人交談。
不過司馬旦倒是樂在其中,他看著老漢收割穀物,將其裝上車帶走,一陣動作行雲流水,頗有觀賞感。司馬旦心有所想,便趕忙拿起紙和筆記下來。回去後一番整理,一篇體察民風的文章便做好了。
嫂嫂出嫁前原本是個嬌嬌柔柔的小娘子,後來跟著司馬旦不停奔波,也練就了一身本事。別的不說,就說這繡花裁衣的閒事,便沒多少人能望其項背。
張儒秀也趁著搬家來的頭幾日,深入瞭解下人的心思去了。要說家裡的下人還真是叫她舒心,養娘經過幾番輪換,剩下的都是勤勞能幹的人。小女使與男工也都是精挑細選剩下來的人,做事機靈,也不用叫人多操心。
故而此時,一大家人雖是都各做各的事,卻也都找到了方向。
但那層悲霧,始終蒙在眾人心頭。哪怕沒人提起,也不會輕易消失去。
毋庸提,幾月之後,悲霧還加深了起來。
作者有話說:
丁憂不準備細寫,簡單提幾章就一概而過了。畢竟過的都是苦日子,來來回回做的也就那幾件事。
第100章 暴雪
冬月一到, 司馬池的身子好似摧枯拉朽一般直接倒了下去。老人家長期奔波操勞,患了眼病,眼前時常模糊不清。天冷又時常中風, 老人家身子顫抖著, 也得叫人把他攙扶到衙裡,撐著力氣也得把公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