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第1/2頁)
江擁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此,我們軍從追擊敵人轉入了正面防禦,於院裡、飛虎山、龍德里北山、月峰山以及松下裡一帶組織防禦,待機攻擊敵人。
八、戰地之花在燃燒的朝鮮土地上,每天都有無辜的人民被敵人殘害,也有小生命在炮火中誕生。松下裡後溝有一間獨立家屋,那裡是敵人炮火封鎖區。守備在山上的337團3連的指戰員每天都為那所房屋擔心,炮彈總在屋前屋後爆炸。那裡屋住著一位年輕婦女,家裡人都躲到別處去了,只有她沒法外逃,因為她就要臨產了。炮火打急了她也跑到山上去躲躲,剛剛見她躲在山上的戰士們,又見她捂著肚子在彈片嘶裂聲中往家裡跑。戰士們就更擔心了。這個婦女進屋後,好久也未見她出來。連裡放心不下,派了衛生員和炊事班的同志帶著衣物、大米、鹽和藥品前去探望。他們走進那間獨立家屋,在炮彈的爆炸聲中,卻聽到了嬰兒的啼哭聲。啊,一個小生命在炮火中誕生了。儘管帝國主義兇惡殘忍,朝鮮人民的子孫將永遠繁衍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他們跑進這間獨立家屋,看到產婦摟著嬰兒哭。炊事班同志立即用一件衣服包上孩子,還用一條毛巾讓她包上頭……衛生員問她有什麼病沒有,她搖搖頭。但她的雙手被山中荊棘划起了道道血印……衛生員給她包紮,還給她留了一些藥品。這位年輕婦女感激得熱淚盈眶,戰士們勸她搬到別處去躲躲,她說:&ldo;往哪兒躲,自從來了美國侵略兵,沒有一處安寧的地方。在哪不一樣!&rdo;
這話是不假的。在朝鮮戰場上是沒有前方和後方的,哪兒都是火海,哪兒都有傷亡,沒有一塊寧靜的土地。許多遠離前線的房子也免不了遭受敵機的掃射轟炸。朝鮮人民的苦難,極大地激發了戰士的國際主義精神。342團彝族戰士潘學仕對朝鮮群眾就像對家裡人一樣。看到大爺大娘逃難外出了,東西扔在家裡,他就幫助拾掇。衣裳裙子放在櫃裡,碗筷瓢盆擱在櫥裡,走時寫了封條,橫一道豎一道地貼在櫃上、櫥上。生怕別人隨便翻動。看到一罐鹹菜,也寫上封條貼上:&ldo;這是朝鮮老鄉的,要愛護!&rdo;
一天傍晚,潘學仕他們正準備烙餅做乾糧,有的人上山拾柴火,有的和麵。他擔著水桶去挑水。忽然間,幾架&ldo;油挑子&rdo;擦著樹梢飛過,他覺得不好,果然俯衝掃射了。嘎嘎嘎,打得村口公路直冒煙,他急忙臥倒,忽然傳來兩個孩子的哭叫聲。他抬頭一看,只見公路上站著兩個孩子,大的不過七歲,小的約四五歲。他們被敵機的呼嘯聲嚇傻了,放開嗓子哇哇地哭著。潘學仕騰身向小孩跑去。&ldo;油挑子&rdo;又俯衝掃射了,子彈在潘學仕前後濺起煙塵,他毫不顧及,飛也似的往兩個孩子身上一撲,把孩子壓在他身下。&ldo;咣&rdo;一顆炸彈在他們不遠的地方爆炸了。煙塵蓋住了公路,什麼也看不見了。正在山上拾柴的戰士劉福看得真切。心想:&ldo;糟了,副班長他們完了!&rdo;他叫喊著&ldo;副班長……&rdo;向山下跑去。他跑上公路,只見潘學仕一個胳膊挾著一個孩子,衝出了煙塵,他的棉衣被彈片撕開好幾個口子,露出一團團蒙著灰土的棉花。他見到劉福,擦一把臉上的汗珠,抱著兩個孩子,咧開了嘴,露出了兩排白牙說:&ldo;劉福,你把水桶揀起來,挑擔水回去,把老大娘的缸裝滿,我送孩子回去!&rdo;
兩個孩子親暱地摟著潘學仕的脖子,緊貼著他的黑臉,眼珠子轉呀轉的挺機靈呢!
334團6連路過一村莊,見到一間房子被敵機打著了,戰士們忙跑去救火。噼剝的火聲中,一個老太太在呼救。一個戰士衝進火裡,把老太太背了出來,但他的棉軍帽掉在火裡燒了,光著腦袋捱了幾天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