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團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氐族軍隊近年來無往不勝,確實有自己的一套,雖然一路舟車勞頓但操練場上,氐族將士一個個精神抖擻,虎虎生威。
看著軍營裡密密麻麻計程車卒,馮雁總覺得有幾萬人才對,除了帶自己來的八千多人,這個軍營原先應該也有駐守計程車卒。
由幾個千人組成的長槍方陣在軍營正中,整齊劃一的跨步衝刺,嘴裡喊殺聲統一而有力;數百士卒在軍營的南側互相攻擊著對方的陣型,好像在演示攻防之戰;鐵車車兵也在不斷演化著防守陣型;靠近操場北側,矗立著許多箭靶和草人,眾多士卒不斷射向遠處的目標,由各自的頭領考核著射箭水平的高低……,這個訓練規模比白雲寨可大多了。軍營中,馮雁還看見了大型的弩槍,上次攻打白雲寨時並未看見此種兵器,想來是不方便攜帶吧。
與弓相比,弩的優勢首先在於精度較高,由於人的耐力有限,因此張滿弓後就必須儘快發射,其對於移動目標的精度會受到較大的影響,而弩在裝好箭簇之後,弩手則有比較充足的時間進行瞄準,其精度較弓為準。其次,弓受人的臂力限制,達到一定的程度就很難再提高,而弩的射程較弓為遠。
然而,與弓相比,弩本身的不足也不少,為了保證射程和強度,強弩的拉弦往往需要藉助腿部或腰部的力量,故其發射速度較弓為慢,其次,弩的結構比較複雜,作為弩的關鍵部位,弩機多由金屬製作,成本高於普通的弓,軍隊大量裝備的話,顯然弓更為經濟。再者,弩的重量較弓為重,大型的弩往往需要數名士兵攜行,即使單兵使用的中小型弩也比弓重,這種兵器在守城時作用很大,對於野外行軍則攜帶不便,會減弱部隊靈活機動的能力。當然,此時的弩與那個將弩發展到變態階段的宋朝神臂弩、床子弩可不能比,那是一種傳說中的弩,那是一種讓人聞之膽寒的弩,那是一弩射出了一百二十年和平的弩。
神臂弩,裝有機關,可由一人發射,最大射程達四百多米,可貫穿重甲,令敵軍膽寒;床子弩,又稱“三弓床弩”,“八牛弩”,箭矢以堅硬的木頭為箭桿,以鐵片為翎,發射的時候蔚為壯觀,箭支有如標槍,近距離發射可以直接釘入城牆裡面,齊射的時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釘入城牆,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緣而上。射程可達千餘米!
想當年在澶州,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
話說某日,遼軍很牛的統帥蕭撻凜帶人在澶州城外視察地形, 宋軍大將張環向來有射賊先射頭兒的思想,一看對方最高軍事統帥來了,心想:你來嘚瑟我就射你!一聲令下床弩齊射,幾十名隨從與統帥蕭撻凜做夢也沒想到宋軍有這樣的利器!紛紛中箭身亡,蕭撻凜本人頭部也中箭墜馬,城中宋軍歡呼,城外遼軍大驚,入夜,遼營果然傳出統帥蕭撻凜不治身亡的訊息,中箭的隨從也一同西去了。說是隨從,統帥的隨從地位能低的了嘛?這次伏殺,基本上把遼軍的半個指揮系統搞殘了。蕭太后等人聽聞親愛的“達令”死了,痛哭不已,為之“輟朝五日”,也沒了繼續打下去的心思。此時宋真宗趙恆一行抵澶州,登上澶州北城門樓以示督戰,“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宋遼雙方,一個士氣高漲,一個士氣低落,宋軍有人對真宗建言,“我們
應該棒打落水狗!”真宗反對曰:“不可,落水的狗也會咬人,不如和了吧。”
既然雙方都有心和解,剩下的事情也就好辦了,無非就是討價還價的事。趙恆貪圖苟安,財大氣粗,也不在乎錢,起先契丹派人說要宋朝歸還被周世宗奪走的瓦橋關南之地,趙恒生怕失去合議機會,也怕割地求和,會遭後人唾罵,於是立即派曹利用去議和,並對他說:“只要不割地,能講和,契丹就是索取百萬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