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梁國與豫國的恩怨可以上溯至五百年前的‘姚氏代梁’事件,那一戰,姚氏梁國太祖姚嵩率領梁國最精銳的‘虎賁軍’長驅直入豫國,一個月之內連下七城,兵鋒所指,所向披靡,逼得豫國皇帝連夜遷都。
如此奇恥大辱,使得豫國曆代皇帝一直視姚氏梁國為生死敵國,不死不休,而雍、冀兩國作為梁豫之戰的幕後推手,更是覬覦豫國財富,也加入到了梁、豫之戰中。
其後,四國曆經百餘年征戰,豫國以一敵三,雖然勝少敗多,死傷無數,但也艱難的抵禦了梁、雍、冀三國的進攻。
其後,豫國採取遠交近攻之策,聯合冀國北部的燕國,雍國西部的夏國與巴國,梁國西南的越國、南部的吳國,許以重禮、歲幣和親等手段,壓迫梁、雍、冀三國罷戰,這才有了這片邊荒之地作為四國的緩衝地帶而存在。
然而,數百年來,梁、雍、冀三國覬覦豫國之心從未熄滅過,因此四國衝突不斷,此次梁、雍、冀三國聯手圖謀豫國,是繼三十年前三國攻豫之後的又一次大戰,顯然謀劃已久,林蘇墨與寒山軍府的出現只是偶然,但是卻似乎影響到了三國伐豫的全盤計劃。
寒山軍府一統荒原集、青荒集,尤其是青荒集、龍山鎮一帶,為邊荒之地通往豫國的咽喉之所在,雖然‘寒山軍府’於梁、雍、冀三國而言就如螻蟻,‘寒山軍府’佔據青荒集,與三國對抗,就如一隻螞蟻在對一頭大象張牙舞爪,但是若讓寒山軍府釘在此處,確如骨鯁在喉,不除不快,因此三國在攻入豫國之前,並不介意將這隻螞蟻隨手捏死。
大軍過境,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隨著諸葛無用的解釋,四方閣內的氣氛漸漸緊張起來,眾人雖然修為不凡,以一敵十甚至以一敵百都不成問題,但是面對成千上萬的大軍,即便是化境巔峰也得自我掂量一下。而以‘寒山軍府’目前的實力,正面對抗亦無異於以卵擊石。
“面對三國數十萬大軍,正面對抗自是不可能,我等只有在三國大軍東進之前離開邊荒,暫避鋒芒,不過在走之前,我們需要有送一份大禮給‘金狼軍府’!”林蘇墨一言而定,眾人也不由得鬆了口氣。
是夜,整個‘寒山軍府’運作起來,非戰鬥人員全部向‘荒原集’轉移,然後進入‘首陽山脈’暫避,而‘暗部’與‘戰部’則是全軍出擊,迎戰‘金狼軍府’,準備在遠遁之前,從‘金狼軍府’身上狠狠咬下一口。
‘寒山軍府’拿下青荒集後,‘暗部’也經過一次重組擴充,下屬‘密’、‘殺’、‘潛’三營,林蘇墨命蘇秋陌將暗部人馬全數撤回,只留下監視‘金狼軍府’動向的密探,其餘人等全數灑向梁、雍、冀三國邊境,監視三國動向,同時向邊荒三鎮九集以及東面的豫國散佈三國聯軍即將東進的‘謠言’。
一時間,邊荒之地震動,有人遲疑、有人驚恐、有人暴怒……
青荒集。
位於龍山荒鎮西北方向,距離龍山鎮約有一百五十餘里,其間多山地丘陵,地勢險峻難行,大軍想要透過,只有兩條道路可走,一條正是之前林蘇墨走過的那一段,自龍山鎮出向北,而後折向西,這一段地勢平坦,但其中多密林深谷;而另一條則是出龍山鎮往西行七十里,而後轉向西行百餘里,這條道路視野倒是開闊,但路途崎嶇難行,尤其途中還有一條大河,而此時正值汛期,河水深急。
一幅手繪的青荒集與龍山荒鎮周邊地形圖懸掛在四方閣大堂正中,雖然比林蘇墨見過的那些地圖差遠了,不過在這個沒有衛星測繪、遙感影像的世界裡,這副地圖也算是十分精確了。
蘇秋陌道:“屬下以為,‘金狼軍府’若進攻我寒山軍府,必然會走北山這條道路。”
眾人若有所思,林蘇墨示意蘇秋陌繼續說下去。
蘇秋陌見狀,指著地圖西北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