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很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為芒果臺《歌王爭霸大賽》導演的金銘,對音樂只能說一知半解。所以,在歌曲開頭的時候,他能分辨出那配樂不是吉他彈奏的,而是另一種樂器。但是具體的,他卻講不出來。
但是,作為專業歌手的顧安瀾,只聽了這首歌的前奏,就已經把它用的全部樂器基本都聽出來了。
所以,她才會越聽越驚奇,越聽越詫異。
因為,她在這首歌裡面,不僅聽到了二胡、古箏、琵琶這樣的本土樂器,更聽到了鋼琴、架子鼓、電子合成器等西方現代樂器。
最關鍵的是,這兩種樂器竟然融合的非常好,非常和諧,完全聽不出這幾種樂器在裡面有什麼排斥的現象。
普通聽眾可能覺得這沒什麼,用什麼樂器不都一樣。
但是對於專業歌手的顧安瀾來說,就完全明白這有多麼的難得了。
要知道,西方樂器和本土樂器基本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體系,不論是音樂理論基礎還是文化內涵、審美觀念等方面,兩者都相差太大了。
比如,本土樂器大多是基於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但是西方樂器是基於十二平均律,它們在節奏的和聲和復調方面比本土樂器要複雜得多。
同時,在實際演奏中,本土樂器和西方樂器由於音色、音量和演奏方式都存在較大差異,如何使它們在音色上相互融合、在音量上相互平衡、在演奏節奏和風格上保持一致,對歌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也因此,目前的市場上,幾乎沒有在一整首歌同時使用本土樂器和西方樂器的歌曲。
將兩者融合嘗試的比較突出的,也只是在某首歌的某一兩個小節中,加入一樣或兩樣本土的樂器,作為一種增添歌曲氛圍的樂器使用。
像《東風破》這樣,整首歌完全融合了本土和西方樂器的歌曲,顧安瀾之前就沒有聽過。
也因此,當《東風破》登場的時候,顧安瀾才表現的如此興奮。
越聽到後面,顧安瀾的表情就越是驚奇。
因為她發現,無名之輩的這首《東風破》,並不只是簡簡單單的將本土和西方樂器的簡單融合。它這分明是將本土和西方的曲風在進行嘗試融合。
他這首《東風破》,分明是想借助二胡、琵琶、揚琴等本土古典樂器為歌曲營造古風氛圍;同時,又在此基礎上,搭配電子合成器與現代節奏,營造西方的R&b曲風。
他這首歌,分明是想用本土古典音樂作為骨架,同時將西方流行音樂作為血肉。他這分明就是在嘗試構造一種全新的曲風!一種前所未有、既古典又時尚的曲風!
這簡直,太讓人震撼了!
他這首歌,也真的,太牛逼了吧!
不管他最後會不會成功,但是他能有這種想法,甚至讓這種想法最後付諸實現,顧安瀾覺得就已經非常欽佩了。
更何況,這首《東風破》,從開始到現在,好像就完全沒有一點不和諧的地方。
真的,無名之輩真的很有可能會融合成功!
顧安瀾相信,等會兒點評的時候,南音和駱賓一定會瘋狂的!
這簡直就是跨時代的融合!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楓葉將故事染色 結局我看透”
“籬笆外的古道 我牽著你走過”
“荒煙蔓草的年頭 就連分手都很沉默”
以鋼琴開頭,鍵入節奏超強的電子樂,而後引入古箏和琵琶,為歌曲增添古風韻味,更在後面的間奏部分加入了二胡烘托,營造淒涼的感覺,再配合無名之輩特意壓低嗓音的演唱,讓琴聲、人聲自然融合,最後以二胡和鋼琴作為結尾,讓歌曲的層次感更加分明。
而無名之輩的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