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婆婆此時正有氣呢,看也不看直接把公子哥一頓臭揍。等打完了才問:&ldo;你是誰呀?&rdo;
公子哥哭著說:&ldo;我爺爺是當朝太宰張玉棟,你等著,我讓你吃不了兜著走。你等著。&rdo;
&ldo;張大人好像是已經下野了吧?嚇唬誰呢?咱們找你爺爺張大人去。&rdo;
李婆婆拎著這個紈絝子弟去了張府,後邊跟著桃花源的百姓。張大人得知這件事之後,請李婆婆進府裡細談。誰知李婆婆非要張大人出來在門口把這件事說清楚,為什麼縱容自己的孫子在大街上肆無忌憚地強搶民女。誰都是娘生爹養先生教的,那個叫&ldo;芬兒&rdo;的要是張大人自己家的孫女,他能允許別人這麼搶她嗎?
張玉棟站在門口說了半天好話,道了半天歉。並且回去要嚴厲處罰他的孫子,保證再也不會幹出這種事情,最後還拿出銀子安撫那爺孫倆,這才把事情解決。李婆婆的名氣就更大了,一天之間解決了兩起官員都管不了的事,這是她的二奇。
自打她來到縣城之後,桃花源城裡邊的不平事只要讓她知道的,縣令不敢管的她敢管;百姓不敢說得事情她敢說。一時間,李婆婆成了為民除惡的奇女子,得到了百姓的擁護。桃花源的風氣為之一清,大家交口稱讚她。
但是有很多搬進桃花源的大戶都是朝廷數一數二的大員,在桃花源惹是生非弄得雞飛狗跳的人也大多是這幫人的後代。像上回的那個張玉棟,太宰的肚子裡也未必能盛船,和李婆婆的樑子就此結下了。隨著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李婆婆的如此作風讓自己在外當官的兒子也受到了影響。後來她做事就有所收斂,但百姓心中她還是行俠仗義的李婆婆。
茶館裡的評書把她塑造成稱雄除惡的女俠,我一聽這裡邊有很多都是我小時候上私塾從先生那裡聽來的英雄故事。如此塑造她,正是反映出百姓對她的敬仰和對正義的渴望。我對這個老太太也是充滿敬佩之情,於是對恩人說:&ldo;能不能今天就去看看李婆婆。&rdo;
&ldo;好啊,我妹妹那裡隨時都可以去的。&rdo;
等那二位酒醒之後,我對他們兩個說了我的提議,誰知他們兩個卻拼命的搖頭,雲中子說道:&ldo;要去你們去,我不去。&rdo;
翟畫師也說:&ldo;我正好留下來和雲中子喝酒,你們兩個去吧。&rdo;
恩人也沒有勉強,我們兩個就上路了,我問道:&ldo;他們兩個為什麼不願意去呢。&rdo;
恩人笑笑說:&ldo;因為最近詩晴和畫意正在我妹妹那裡住著。那兩個人就是七賢之中的另兩位女子。&rdo;
&ldo;那你們七賢之間應該談得很好啊,雲中子他們兩個還和女子鬧彆扭?&rdo;
&ldo;開始他們之間還是很投機的,後來漸漸發現有些看法相左是沒法協調的。小翟和畫意是死對頭,而雲中子則和詩晴是一對。他們之間實在創作上爭得不可開膠。&rdo;
詩晴和畫意都是官宦之女,一個擅長寫詩,一個擅長畫畫。在桃花源因為仰慕女英雄李婆婆,三人時時來往聊得很投機。後來因為恩人的緣故認識了其餘幾個人,一來二去大家覺得自己的處世法則甚是接近,於是大家在酒桌之中提議七個人組成了&ldo;桃源七賢&rdo;。
詩晴這個人覺得當代亂世之中人不思學,文風已經敗壞到一定地步。一定要擬古才可,學習以前的文風,把現在文壇上的風氣扭轉過來。她這個女人很有才氣,讀書可以過目不忘。她善詩,以聲韻為主;好古文,多摹擬之作。她的某些七絕也還寫得自然,能注意頓挫變化,意味雋永。但即使是好詩,也構思雷同、用詞重複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