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布林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忽必烈身邊,最為重要的三個幕僚,對日後&ldo;行漢法&rdo;,以及大元王朝的開創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一是河東交城人張德輝,字耀卿,號頤齋,原在金朝在御史臺衙門供職。金亡後,投到蒙古大將史天澤幕下,1247年成為了忽必烈身邊幕僚。
其二是河北邢州人劉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年輕時曾隱居為僧,又名子聰。1242年隨禪宗宗師海雲法師北上到蒙古帝國都城和林論道,從此便留在忽必烈身邊。
其三是河南許州人姚樞,字公茂,號雪齋、敬齋。早年在楊惟中幕下,後被引薦給窩闊臺汗。1241年任燕京行臺郎中,但因與主管官員意見不合,棄官而走,隱居於輝州蘇門(在今河南輝縣北)。1250年,在忽必烈四處尋訪人才之時復出,投在忽必烈門下。
所謂一言興邦,一言喪邦。這三人在忽必烈身邊,不知有多少建言獻策,但最重要的往往就一句話,決定了忽必烈日後的政治走向。
張德輝在面對忽必烈所問&ldo;或雲遼以釋廢,金以儒亡。有諸?&rdo;時,慨然答道:&ldo;遼事臣未周知,金季乃所親睹。宰執中雖用一二儒臣,餘則武弁世爵,若論軍國大計,又皆不預。其內外雜職,以儒進者三十分之一,不過閱薄書,聽訟理財而已。國之存亡,自有任其責者,儒何咎焉?&rdo; 這番話,可說是解除了忽必烈對於行漢法的疑慮。試想,金朝漢化很深,結果在蒙古的進攻之下幾乎無還手之力,不把其滅亡和儒家學說分開,怎麼會讓忽必烈相信儒家可以幫助治國呢?
劉秉忠對忽必烈影響最大的一句話,是&ldo;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之&rdo; ,這話千百年來一直為勸諫開國皇帝最簡單也是最實在的話,對於武功極盛而文治極不足的蒙古帝國來說,更是至理名言。
姚樞則簡明扼要的列出了自己&ldo;以治國平天下之大經,錄為八目:日修身,力學,尊賢,親親,畏天,愛民,遠佞&rdo; ,更提出救治時弊的具體主張:立省部,庶政出於一途;舉賢任能,慎重選拔,裁汰冗員;廢除世襲,頌行奉祿;打擊貪髒,廣開公道;定法律,審刑獄,生殺大權歸於朝廷;設監司,明黜陟,分辯善惡;定徵斂,簡驛傳,減輕地方州縣之負擔;建學校,重儒學,培育人才;厚風俗,美教化,搞好社會風俗;重農桑,輕賦稅,省徭役,禁遊惰,減輕民眾負但;獎勵耕織,撫恤鰥寡;推行屯田,以實邊防;通漕運,廣儲蓄,以備饑荒;立平準,管物價等等。
張德輝、姚樞、劉秉忠已經是在將忽必烈看作日後一個開國帝王來培養,而忽必烈也把他們當作自己日後的宰輔來使用。這看起來似乎有些好笑,當時的情況來看,忽必烈完全說不上必然會有日後那麼光明的前途。但在眾多蒙古的貴族中,他是唯一一個對於漢法有著濃厚興趣,並希望借之成就事業的皇族子弟。即使明知道忽必烈恐怕難以在日後的博弈中勝出,張德輝等人也必須一試。
有人把他們說成是&ldo;漢奸&rdo;,似乎不該為異族出謀劃策。但是,儒化很深的金朝、西夏已經滅亡,那個一直苟延殘喘的南宋雖然可稱是&ldo;中華正統&rdo;,卻是扶不上檯面,滅亡只是遲早問題。這些儒生要想延續中華文化的命脈,還能依靠誰呢?
到蒙哥稱汗,忽必烈出鎮漠南漢地,當初那些還看似縹緲的希望一下子清晰了起來。無論是忽必烈本人還是身邊的謀臣們,都開始加大積蓄力量的力度。尤其是對於人才的儲備,更是四方延攬,不遺餘力。很快,在藩邸舊臣的基礎上,大批漢人文士聚集在了金蓮川。
被忽必烈招入金蓮川幕府的人士,可以考證的有六十餘人。除了先前所說的劉秉忠、張德輝、姚樞外,又有趙璧、王